【共和国文学记忆】谍战解密 ——麦家《解密》

内容简介:

2016年,电视剧《解密》走进观众的视野。不同于以往谍战剧中英姿飒爽的风格,该剧刻画了一群走下神坛、融入人世间的无名英雄形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还得到《人民日报》的肯定。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谍战解密

——麦家《解密》

2016年,电视剧《解密》走进观众的视野。不同于以往谍战剧中英姿飒爽的风格,该剧刻画了一群走下神坛、融入人世间的无名英雄形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还得到《人民日报》的肯定。电视剧《解密》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是麦家自1991年开始创作,历时11年才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着一位数学奇才容金珍破解超级密码“紫密”“黑密”而展开,讲述了默默无闻的破译专家的故事。

在《解密》被搬上电视之前,由麦家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早已掀起当代中国谍战片的狂潮,可以说,麦家在文学和市场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交叉点。为了更加贴近观众的审美需求,麦家抛开原著中冷淡却又真实的设定,为电视剧《解密》的改编带来更多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从而令电视剧大火。

《解密》的成功和轰动,会让读者忽视其创作过程中的艰辛酸楚,但麦家不会忘记。《解密》这部小说是他迄今“写得最艰难”的一部作品。从1991年到2002年,每一天麦家都会投入10~12个小时来写作。有一天,他花了7个小时写了几千字,却在第二天一早就删掉了将近一半,这样的事情对麦家而言是常事,而最坏的情况是几十万字的文稿,在某一个瞬间戛然而止、止步不前。11年中,他经历了3次彻底的推翻重写,经历过至少20次的局部修改,《解密》就是在这样反复的修改和重写中诞生的。麦家不是一个自信的人,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自我检验。他年少时被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录取,后分配到情报部队工作,这样的机会锻炼了他的洞察力和记忆力。曾有一年,麦家疯狂迷恋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每天“钻进”博尔赫斯的书中,以至于在某次文学沙龙上,他一口气只字不差地背了37首博尔赫斯的诗。

特殊的经历给予了麦家创作上的帮助,《解密》的问世,也为他创造了一些“刻骨铭心”的回忆。《解密》写了11年,被退稿17次,从原先的121万字,到最终发表的21万字,每一字都饱含着麦家的心血。2002年正式出版3个月后,《解密》迎来因涉及国家机密而“必须下架”的通知。凭借着过去的严谨心态和保密经验,麦家开始积极寻求帮助,在21位专家的鉴定下,《解密》最终被判定为“不泄密”作品,重新迎回了曙光。在《解密》成功的道路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源于一起偶然的飞机晚点。上海世博会期间,牛津大学的古汉语博士米欧敏(Oliver Sacks)因其飞机晚点,随手在书店买了麦家的《解密》和《暗算》以打发时间。但出乎意料的是,随手买的两本书竟令她深深着迷,而后她像发现新大陆一般热情地向朋友们推荐并自行翻译了其中的片段,麦家的作品就此走向世界。

麦家力图摆脱固化的写作模式,塑造出能够温暖人心的角色,所以在写作《解密》时,所有的题材和写法都是全新的。至今为止,《解密》这本书已被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33种语言,在超过100个国家出版,获得了40余家世界主流媒体的好评;其英文版被收进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后唯一入选该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读者们亲切地将麦家称为“中国的谍战小说之父”,他以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传奇曲折的特情故事,探究着幽暗隐秘的人物内心,挖掘着惊险时空下的意志能量。麦家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带着自己的中国故事走向海外,为海外读者呈现出纷繁复杂而又精彩的中国历史。从不起眼到名扬海外,麦家的生活或许比以前喧嚣了,但他还是在追求着自己内心的宁静。他身在名利场,隐在人世中,最大的心愿却很纯粹:“做一个农民,养一条看门的狗,最好还能有一座荒山,每天会辛勤地耕耘,多年后看这片贫瘠的荒山变成葱翠的绿林。”

(徐宁怡)

【人物档案】

麦家

1964年出生,浙江富阳人,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算》《风声》《解密》《刀尖》《人生海海》,中短篇小说集《紫密黑密》《地下的天空》,随笔集《捕风者说》《人生中途》等。

2003年,《解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2008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第十二届巴金文学奖。麦家曾获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奖、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海外影响力奖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