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突出党建为引领 “四五”联动强治理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1-06 17:48

双牌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2022年度荣获湖南省平安建设重点推进县和湖南省“平安杯”荣誉称号,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位居全省第二名,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

以“五个到户”为抓手,夯实治理之基。一是全面联户,建立“微网格”。全县4985名党员结对群众15212户,联户党员与所联系户通过微信、电话建立直接快捷的联系网络。统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10多个县直部门,整理政策“服务包”向群众发放,制定便民联系卡15000多张、民情走访记录本1万余本。二是主动入户,开展“微服务”。联户党员采取“亲情走访法”,每月至少到联系户家中走访一次,红白喜事主动入户帮忙、家庭变故主动入户看望、矛盾纠纷主动入户劝解、乡村振兴主动入户推动。工作开展以来,联户党员参与联系户红白喜事服务600余次、走访慰问群众780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50余起、收到群众乡村振兴提议170余条。三是精准帮户,办好“微实事”。联户党员立足岗位,每年至少为联系户办一件民生实事,开展“送温暖”“爱心牵手”等活动2000余场,办理民生实事2万多件。驻村帮扶后盾单位通过联户党员组团联村,壮大村级集体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了盘家民宿、沙背甸香芋、单江萝卜、阳明山黑木耳等多个产业,为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带动脱贫户就业5000多人次。

以“五警”建设为重点,增强治理之力。一是政治建警筑忠诚。每年举办1期“政法大讲堂”,县委书记、县长轮流带头给政法干警讲党课,实现政治轮训常态化,铸牢忠诚警魂,为履职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从严治警建铁军。坚持严字当头,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切入点,深查政法干警违纪违法问题,深挖涉黑涉恶“保护伞”线索,毫不手软惩治腐败现象。共向县纪委监委移交案件10件16人,批捕1人,留置1人,开除1人。三是街面见警保平安。坚持“街面屯警、动中处警”,将50%左右的警力压到一线,通过组织政法干警上班前晨跑、上班时进社区单位、下班后巡逻等方式,切实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通宵见警屏,确保人民群众无事安心、遇事放心。四是群众议警优作风。由“两代表一委员”、案件当事人和服务对象,对政法各部门班子副职、主要股室负责人、法官检察官等重要岗位人员开展评议,进行分级定等。五是从优待警激活力。帮助解决干警的操心事、烦心事,凝聚警心、稳定人心、焕发干警队伍的干事激情。

以“五老”调节为补充,破解治理之难。一是建强队伍。突出政治素质、文化水平、专业能力、群众威望等条件,坚持自愿原则,从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五个部门选取一定数量的离退休老同志,组建政法“五老”人民调解工作队,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组建县级政法“五老”人民调解工作室1个,乡级巡回调解工作室12个,村(社区)“好邻居”+政法“五老”人民调解室117个。二是严格制度。坚持政法“五老”调解与规范人民调解基础性工作相结合、“五老”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五老”调解“法治宣传”“维稳信息报送”和“调解”三种工作职能,严格案件受理、调查取证、协商座谈、制作文书、录入系统、案件归档等工作流程。三是完善机制。县级政法“五老”10人组建“巡回调解队”,对于突发纠纷,乡镇(管理局)凡有所求、政法“五老”巡回调解队必有所应。政法“五老”调解开展以来,共受理纠纷1685起,调解成功1491起,提供法律咨询430余人次,解疑息访息诉35人次,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以“五治”融合为动力,提升治理之效。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制度,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县、乡、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试点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平安建设、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四大考核。二是强化法治保障。实现县、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全覆盖。开通12348法律热线,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满足不同人群法律服务的需求。三是强化德治教化。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强化自治强基。建立“村级民生”微信群,落实“乡村振兴月例会制度”,搭建党组织领导下村民说事、民主议事、民主监督平台,扩宽村民参与村级治理渠道,全年民主协商事项2639件,议定事项1584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52件。五是强化智治支撑。投资约1.4亿元,建成“智慧双牌”大数据平台,并网监控1500个,6套高空瞭望系统,2套无人机,12处一键报警柱,以信息共享打通了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