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文工团里的花样年华——严歌苓《芳华》

内容简介:

在战争年代,文工团的文艺兵们作为革命队伍里的特殊群体,是战士们行军作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和舞蹈给那些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们带去精神慰藉。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文工团里的花样年华——严歌苓《芳华》

诞生于战火纷飞年代的文工团,在20世纪50~70年代的那段岁月里,如一朵永不凋谢的绒花,给人温暖和力量,“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 那是青春放光华 \ 花载亲人上高山 \ 顶天立地迎彩霞”。

在战争年代,文工团的文艺兵们作为革命队伍里的特殊群体,是战士们行军作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和舞蹈给那些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们带去精神慰藉。当国家需要时,这群文艺兵又毅然扛起武器,奔赴战场第一线,守护祖国免受外敌侵扰。坚忍、默默奉献、不畏生死是“文工团”的精神写照。“文工团”如今依然是我们审视那段战火与激情交织年代的一扇窗户。

在共和国文学史上,书写文工团精神的作品较为稀缺,2017年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这部小说,以20世纪70年代部队文工团为创作背景,时间跨度40余年,作者以回忆式的思绪,细致地再现了青年文艺兵萧穗子、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刘峰等从祖国各地被挑选进文工团后,在一座小红楼里所演绎的青春年华,同时也表达了严歌苓对这群文艺兵崇高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革命精神的肯定。“文工团”这个20世纪的特殊产物,是推动小说《芳华》面世的重要力量。小说起初源于导演冯小刚的“军队情结”,生于1958年的冯小刚,希望拍摄一部能够唤起他们那一代军人整体记忆的文工团电影。于是,他找到了同样有着文工团经历,入伍13年、跳了8年舞的作家严歌苓,向她说明自己想要拍摄文工团电影的初衷,“我年轻的时候在部队,队友都是十六七岁身怀绝技的文艺兵,小提琴、长笛、大提琴都水平超高,我想搬上银幕给现在的年轻人看,那是我们的青春”。两人一拍即合,这便是外界流传的冯小刚与严歌苓两人“约定”一起创造一个文工团故事的传说。

严歌苓12岁就进入文工团舞蹈队,直到 25 岁才转业,部队里的人、事、物早已与她的生命记忆融为一体。她早期的小说从《七个战士和一个零》《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灰舞鞋》,再到《白麻雀》《爱犬颗勒》,军旅生活一直是严歌苓描写的重要对象。因此,于她而言,再次创作以部队文工团为题材的小说《芳华》,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写这个故事所有的细节不用去想象、不用去创造,全是真实的,我写这座楼,就忆这里的地形地貌,哪里是排练厅,哪里是练功房,脑子里马上还原当时的生态环境。”严歌苓在采访中多次强调《芳华》是非常自然的写作。她构思、打磨《芳华》用了三四年的时间,而实际创作小说则用了两三个月。严歌苓将自己在文工团里关于集体舞蹈排练、游泳、洗澡、唱歌的那些青春记忆编织成了小说《芳华》,并由她将其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同名电影《芳华》于2017年12月15日上映。

小说和电影获得的巨大成功,源于它们不仅贯穿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满足了社会大众对我国特殊时期文化记忆的审美需求。《芳华》是严歌苓对文工团青春记忆的打捞和再现。小说中那些被文艺兵们汗水浸滑了的地板,女兵何小曼身上因刻苦排练舞蹈而散发出来的“馊”味,男兵刘峰奔赴战场,在战争中失去右臂,却依然冒死帮驾驶员送炸弹等动人细节,是严歌苓向20世纪70年代文工团精神的致敬。因此,虽然小说的人和事,已然沉寂在过去的时间里,但文工团那座旧红楼里依然刻满了父母辈们走过的时代印记。

《芳华》作为一部回忆性的作品,它既不是怀旧,也不是炫耀曾经的青春,而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50后”“60后”从小说里看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70后”“80 后”缅怀着自己逝去的童年,“90后”“00后”感受到了父母辈纯粹而动人的青春故事。

(杨景交)

     【人物档案】

严歌苓

女,出生于1958年,籍贯上海,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其代表作有《扶桑》《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陆犯焉识》《妈阁是座城》《金陵十三钗》《芳华》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