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踏遍万里山河,笔书千载华史 ——余秋雨《文化苦旅》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一位身着灰色薄棉袄的文化学者行走在苍茫的西北大漠,或是在千年文物前伫立沉思,或是面对断壁残垣喃喃自语,或喟叹,或感动。于是,在历史遗迹的熏染之中,结束一天疲累行走的他在旅店的案桌上,写下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生新的体悟,再觅得邮筒寄出……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踏遍万里山河,笔书千载华史

——余秋雨《文化苦旅》

  20世纪80年代,一位身着灰色薄棉袄的文化学者行走在苍茫的西北大漠,或是在千年文物前伫立沉思,或是面对断壁残垣喃喃自语,或喟叹,或感动。于是,在历史遗迹的熏染之中,结束一天疲累行走的他在旅店的案桌上,写下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生新的体悟,再觅得邮筒寄出……

1992年,那一篇篇寄出并陆续刊登在《收获》杂志上、凝聚着他 20 世纪 80 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时对民族历史思考的文稿,最终被汇编成一本散文合集——《文化苦旅》,而这位满身尘沙的文化学者正是余秋雨。

毅然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位,一行简装漂泊在西北风沙之中,支撑着余秋雨这一腔孤勇的是他对自我与现实的内省。日渐繁复的学术与应酬逐渐掩埋了生命的激情与张力,如何健全文化人格,达到精神和体魄自洽的反思,让他决心回归文人的纯粹,带着深邃的目光触摸千年文明遗址。这种向内探寻的触摸,在刚经历过十年“文革”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西方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向国内渗透的文化语境中,不仅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更有在民族文化的回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该书封面溯中重建精神家园,寻觅生命“根源”的恳切初衷。

顺着他求索的步伐,敦煌莫高窟里一幅幅带着宗教色彩、神秘壮美的壁画被徐徐展开,被贬谪至黄州的一代文豪苏东坡,身陷孤苦却满怀豪情壮志地款款走来。在历史的纵深中,我们看见了《道士塔》里的王道士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国宝,“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也见证了《风雨天一阁》中范钦乃至整个范氏家族对文明不计得失的自觉守护,闪耀着健全的人格光辉。由此,文化苦旅之苦,并非作者的羁旅之苦,而是在历史巨浪的翻涌奔腾中,文明曲折前进与民族脊梁艰难塑造之苦。

但也正是这俗世现实与精神秉性相冲撞的苦汁滋养着先人的哲思、历史的脉络。以杭州的治理历史为例,余秋雨在文中多次提及“生态文化”的概念,无论是杭州刺史白居易对平衡西湖“蓄”与“泄”所采取的措施,五代十国钱镠修筑海堤治水、清理西湖淤泥、撩除葑草,还是苏轼废田还湖,建造“苏堤”,都表明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维护和治理,才是杭州能成为历代诗人笔下富饶兴盛之宝地的根本。先人的智慧深刻印证了环境友好是谋求发展的关键,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的硬道理。

有趣的是,当年时任上海知识出版社编辑的王国伟回忆起初见余秋雨的手稿时,感慨那就像一堆被扔在书房角落里的废纸,满是被各种颜色的笔修改过的痕迹,且稿件向多个出版社投出后都石沉大海。迥异于当时流行的书写个人情愫的散文,余秋雨对国家文明与前途的宏大表达,无疑是独辟蹊径。《文化苦旅》虽然在出版前遇冷,但字里行间吞吐着千载华史开阖的大书写,最终掀起了“文化散文热”,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气度和视野。

尤为难得的是,《文化苦旅》一经出版,不仅在国内引起热潮,甚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圈中也深受欢迎,余秋雨更被白先勇赞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大师级散文作家”。究其原因,是余秋雨对中国历史、民族心理的独特关怀激发了读者对共同文化记忆的情感共振,也是一种对民族文明价值重新发现后的血脉传承。《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也因此畅销百万余册,书写了近30年来中国阅读史上的重要一笔。

文化的苦旅且行至此,余秋雨在自然与人文的历史交汇处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了新的精神气度,唤起了读者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他身体力行的“行路文化”更鼓舞着生命在实践中不断突破围城,创造新的价值。而今站在共和国70年的新起点上,《文化苦旅》也正以凝视历史的目光,面向未来焕发出新的活力。

(刘艳婷)

【人物档案】

余秋雨

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作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剧协副主席,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其代表作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