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

内容简介:

说起贺敬之,可能很多人首先想起来的是由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这部新歌剧不仅在当时引起空前轰动,后来甚至走出了国门,经常在国外上演。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

说起贺敬之,可能很多人首先想起来的是由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这部新歌剧不仅在当时引起空前轰动,后来甚至走出了国门,经常在国外上演。1951年,《白毛女》还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作为一个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的大诗人,贺敬之的影响是深广而有力的。他不仅在新歌剧上有筚路蓝缕之功,在新诗的创作和探索上一样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和功绩。他和郭小川都是影响很大的政治抒情诗人,两人的创作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技巧上都很相似或接近。

贺敬之少年时,日寇大肆侵略中国,北方山河破碎,大部分已经沦陷敌手。举世震惊的台儿庄战役爆发后,耳闻目睹日寇的凶残暴行和流民的凄惨生活,贺敬之毅然加入抗日救亡运动。他1940年来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贺敬之进入鲁迅艺术学院,中间还有一个插曲。由于战乱,华北地区已经没法放下一张宁静的书桌,贺敬之由此失学,当他来到延安的时候,他的学历只是初一的程度。他是直奔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来的,但是这个系录取的学生要求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如果按照学历,贺敬之根本就没法被录取。他自己在面试之后,也一度对此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文学系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他最终被录取了。录取他的原因,是文学系主任何其芳看了他在奔赴延安途中所创作的一组诗歌《跃进》,何其芳觉得他的诗歌写得很好,称赞道:“他是很有些诗的感觉的!”

在何其芳的关心下,贺敬之进步很快。他不仅从中国的传统诗词里吸取营养,从民歌里吸取营养,还从国外的诗人那里吸取营养。何其芳在诗歌里甚至还称他为“马雅科夫斯基”,那时他还未满17岁,就已经在鲁迅艺术学院崭露头角,由此开始了他繁忙而又激情澎湃的诗人生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动员和组织知识青年离开城市,上山下乡,支援贫穷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山区。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许多东南部和中原地区的青年跋涉数千里,不辞艰辛,支援新疆。贺敬之的代表作之一——《西去列车的窗口》,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产生的。

政治抒情诗歌,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流于空洞。宏大的主题,如何驾驭,对于诗人往往是一个考验。贺敬之将这一个棘手的问题轻易地化解了。他仅仅是选取了这场浩大运动中的一个片段——也是一个“窗口”,将时代的滚滚洪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呵,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呵,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一群青年人的肩紧靠着一个壮年人的肩,看多少双手久久地拉着这双手……

全诗写了一群上海知识青年和一位曾经参加过南泥湾垦荒的老战士、塔里木垦区派出的带路人在去往新疆路途中的几个片段。诗歌格调激越,情绪昂扬,开篇展现了广阔而热烈的生活场面。透过车窗,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黄河、灯火、月亮、高原、长城、朝霞、太阳等鲜明而又纷繁的事物,交织着想象的往昔革命先烈火热战斗和艰苦奋斗的场景。全诗呈现出豪迈而又深沉的气势,歌颂了新生的政权和青年们的理想,体现出贺敬之政治抒情诗将“诗人的‘自我’跟阶级、跟人民的‘大我’相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诗歌里,政治运动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和艺术合二为一,和谐地水乳交融。诗歌所歌颂的是时代的革命洪流,已经超越了个人命运的呻吟。诗歌不仅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壮丽画卷,而且也提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严峻问题。

贺敬之的这首诗歌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鼓舞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斗志。他们在奔向未知的命运之时,他们在面对艰难困苦之时,这首激情昂扬的诗歌给他们疲倦的肉体和精神带来慰藉,使他们对未来增加更多的憧憬和想象。这就是这首诗歌的精神价值所在。

(苏大平)

【人物档案】

贺敬之

曾用笔名艾漠、荆直,1924年出生,山东枣庄人。曾任《剧本》月刊和《诗刊》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其代表作有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抒情短诗《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