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一首《乡愁》,两岸泪流 ——余光中《乡愁》

内容简介:

读着这首由著名诗人余光中写于1972年的经典诗作《乡愁》,我们不由自主就会联想到他那不停奔波的一生。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一首《乡愁》,两岸泪流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读着这首由著名诗人余光中写于1972年的经典诗作《乡愁》,我们不由自主就会联想到他那不停奔波的一生。

余光中1928年10月出生于南京。1938年,因为日本侵略,妈妈把他用扁担挑在肩上,一路逃亡。“童年的天空啊,看不见风筝,看到的是轰炸机。”这一段童年“蒲公英的岁月”在余光中心里留下了极深的痕迹。后来他辗转多地,在来去匆匆之中,与家人的聚散离合,对故乡的眺望,让他的心里始终牵扯着一种情愫。20世纪90年代,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余光中先生,问他:“您去过那么多的地方,如果在地图上标出来,最心爱的地方是什么?”余光中回答:“这很难说,因为我住过厦门,在美国也住过好几个地方。所以,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不是同乡会似的,不是某省、某县、某村,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成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 余光中还借用他自己诗作《登长城》中的两句“我不是匆匆的游客 / 是归魂”来说明他的“叶落归根”观念,于他而言,乡愁已成为他的寄托。

历史和经历培养了余光中的才情:南京是六朝古都,紫金山风光、夫子庙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中辗转于重庆,浸润嘉陵江水、巴山风俗;后来到香港,定居台湾,辗转求学……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于是在1972年1月21日那天,《乡愁》一诗呼之而出。回忆起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 20 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按余光中的话说,这首诗其实非常写实:小时候上寄宿学校,就是通过邮票与妈妈通信,当年母亲担着他背井离乡躲避战火的情景历历在目;婚后赴美读书,回到台湾需要坐轮船,漫漫长途,船票就成了乡愁的寄托;后来母亲去世,坟墓成为乡愁印记,“我在外头 / 母亲在里头”,永失母爱的痛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诗歌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余光中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余光中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使“乡愁”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这首诗的语言纯净、清淡,浅白真率而又意味隽永。“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音的形容词,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乡愁》触发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一经发表,海峡两岸反响空前。台湾歌手杨弦随即将《乡愁》谱曲传唱,当时 80 多岁的王洛宾也将《乡愁》谱曲,自己边舞边唱,那个场景,令人动容。

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在千余名学生面前亲自朗读了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

而未来,

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这一段非常形象地把乡愁化成往来的桥梁,描绘出海峡两岸紧密联系、共同繁荣发展的图景,表达了余光中先生对两岸统一的信心,真是难能可贵。乡愁是道不尽、写不完的,从小时候到成年,乡愁始终与我们的童年、母亲、爱人和故乡联系在一起,因为所思、所念在那里,那里便是自己的故乡,故乡便永远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想念。余光中《乡愁》的魅力,就在于它勾起无数人对亲人的情思和对故乡的记忆。

(易海波)

【人物档案】

余光中

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被广泛收录于语文课本。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