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记忆】中国朦胧诗的开山之作 ——北岛《回答》

内容简介: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详细内容

????_20220628150905????.png

中国朦胧诗的开山之作 ——北岛《回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1976年清明前后,诗人北岛创作了这首短诗《回答》。后来这首诗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在社会上引起热烈讨论,开启了中国的朦胧诗时代。此后,《回答》成为各类朦胧诗集的压卷之作,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诗歌史上的璀璨明珠。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1965年北岛进入北京四中读书,他认为那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当时,影响颇大的遇罗克《出身论》事件,对北岛影响很深,他的朋友被抓入监狱,他也因此认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尤其是日后与他一同创立《今天》的芒克。1968年,北岛的红卫兵生涯结束,迎接他的是长达十多年的工地生活,他做了六年混凝土工、五年铁匠。“文革”结束后,全国上下都在批判“文革”十年的混乱,而当初作为红卫兵参与政治运动的北岛,一下子失去了全部的信仰,感到强烈的背叛与利用。

北岛在《回答》一诗中控诉了“文革”时代黑白颠倒、泯灭人情的社会现实,刻画了一代人信仰的崩塌与迷茫,表达了重建新时代的渴望与决心。《回答》这首诗之所以能引起极大的反响,最重要的是诗人喊出了无数青年压抑已久的心声,那是经历“文革”后,人们共同的伤疤。北岛在诗中以毁灭世界又重建一切的勇气,给予人们与时代抗争的力量,肯定了个人不容忽视的地位与作用,解救了一大批被传统、权威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北岛也一跃成为当时青年学生狂热崇拜的对象,《回答》成为街头巷尾人所能诵的名作。1978年,北岛与芒克等人创办了民间诗歌刊物《今天》,并发表以《回答》为代表的一系列诗作,这些诗大多带有晦涩难懂的特点,所以又被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的创造成为当时风靡文坛的运动,但是却并未让北岛这个先行者受到优待,他反而因为诗作过于坚持自我而遭到冷落与批评。他所创立的刊物《今天》坚持表现自我的理念,尤其登载多期对当时属于主流的“伤痕文学”的批评,更突出了其有悖于反映新中国命运与转折的价值追求,“向后看”成为北岛的骂名。不久,《今天》被查禁,北岛选择了出国留学,此后长达几十年的去国经历,让他放弃了诗歌写作。他还在创作散文,但是却不再是《回答》中的模样。“北方沉默的岛”,是他对于自己笔名的解释。

北岛一直都是孤独的,“文革”的动荡起伏让他怀疑一切、敏感多思,十多年工地的机械化生活更让他变得孤僻而顽固,《今天》的停办对他而言不仅是梦想的破灭,更是价值的崩塌……那位曾经在诗作中无畏一切、打破一切的英雄,那位用诗歌诉说一代人境遇、鼓舞无数青年的诗人,永远地关上了自己与诗歌之间的大门。

但是,不可否认,《回答》是北岛在那段动荡的岁月中吹响的、唤醒青年一代的号角,是与过去的黑暗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北岛用他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将那时的现实一一象征进诗里,批判着,呼喊着,宣告着,挑战着……

(方芳)

【人物档案】

北岛

本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之一。著有诗集《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散文集《蓝房子》《午夜之门》《时间的玫瑰》《青灯》和小说《波动》,代表诗作有《回答》《一切》等,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

主编/白烨 副主编/卓今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