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音乐记忆】永不屈服的 生命之河 ——钢琴协奏曲《黄河》

内容简介:

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从古至今,黄河曾被无数文人墨客称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傲气清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奔放,已成为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美好记忆。
详细内容

????_20231219160355.png

永不屈服的 生命之河 ——钢琴协奏曲《黄河》

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从古至今,黄河曾被无数文人墨客称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傲气清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奔放,已成为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美好记忆。这条波澜壮阔的“母亲河”,也赋予了音乐家们无尽的创作灵感,从而诞生了许多咏叹黄河的旋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和殷承宗等人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作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前身,《黄河大合唱》有着一段不寻常的创作历程。1935年夏,音乐家冼星海从法国巴黎回到了祖国,投身到全国日益兴起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并迅速成为骨干。1935年到 1938年,冼星海为抗日救亡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歌曲,这些抗战歌曲为日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埋下了生机勃勃的种子。1938年,冼星海受邀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在延安,他遇到了在这里养伤的故友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爱国歌曲,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心,也鼓舞着作家光未然。1938年冬,在大西北黄河两岸行军的光未然心中孕育着一首歌颂黄河的诗篇——汹涌奔腾的黄河水,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船夫和舵手,壮美喷薄的壶口瀑布……眼前所见的一切都成了光未然的创作之源。1939年2月的一个晚上,光未然在一个宽敞的窑洞里深情地朗诵了自己刚刚写完的诗作《黄河》,获得了战友们热烈的掌声。在座的冼星海激动地站起来,抓住诗稿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好!”之后的半个多月,冼星海始终沉浸在酝酿黄河之音的情绪中。经过六天六夜的创作,雄浑恢宏的音乐篇章《黄河大合唱》完成了!这部伟大的音乐史诗,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音乐与群众基础。

“文革”期间,钢琴和其他许多西方乐器一样,地位跌入低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钢琴家殷承宗积极地尝试将钢琴与中国民族音乐素材相融合,先后创作了以革命歌曲、农村新歌为基础的钢琴曲,以及根据京剧《红灯记》改编的钢琴伴唱《红灯记》等。这些探索,巧妙地将钢琴与中国特色 “嫁接”起来,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受到启迪和激励的殷承宗决定继续向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迈进。

1969年2月,由殷承宗牵头,杜鸣心、盛礼洪、储望华、刘庄等人组成的创作团队正式成立。作曲家们除了深入地研究《黄河大合唱》的原作、了解冼星海的创作过程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外,还去黄河沿岸和延安体验生活。他们不仅领略到壶口瀑布“盖河漩涡,如一壶然”的奇景与壮观的气势,也体会到了当年光未然与冼星海的创作激情。1969年底,钢琴协奏曲《黄河》完稿。

????_20240202145336.png

钢琴协奏曲《黄河》将《黄河大合唱》中原来的序曲与八个乐章的结构精简为四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和《保卫黄河》。在各乐章中,作曲家们不仅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复调手法,还融合了华彩式的钢琴演奏技巧,结合中国音乐的特色,巧妙地将钢琴与黄河的情态融合,用乐声再现了黄河奔涌向前、永不屈服的生命力。1970年的新年,钢琴协奏曲《黄河》首次在北京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演出完毕,周恩来总理称赞道:“冼星海复活了!”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诞生,改变了国外音乐学者们认为“钢琴在中国只能作为伴奏乐器”的偏见,使钢琴这一乐器在我国真正地发挥了“乐器之王”的价值。它也激励着音乐创作者和钢琴家们在弘扬我国音乐文化的道路上拼搏、进取。

后来,孔祥东、刘诗昆、郎朗等著名钢琴家都曾在世界舞台上演奏过这部激动人心的作品。当乐声从演奏家们的指间流出,观众们都沉浸在那史诗般的结构、精妙的作曲技法和宏伟壮阔的意境中,绚丽的钢琴演奏技巧让独具中国特色的“黄河曲调”一点一滴地浸润人心,再现了黄河象征的中国人永不屈服、百折不挠的精神!

(杨晓)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