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音乐记忆】军民鱼水情意深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内容简介:

197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彩色故事片《黑三角》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公安侦查科长石岩和同事在侦破、截获“110号人防工程”机密情报密码的过程中,与国外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
详细内容

????_20231219160355.png

军民鱼水情意深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197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彩色故事片《黑三角》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公安侦查科长石岩和同事在侦破、截获“110号人防工程”机密情报密码的过程中,与国外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

作为一部惊险反特影片,《黑三角》在故事悬念的设计与破解方面别出心裁,成为当时同类题材影片中艺术质量较高的一部,受到了观众们的欢迎。而作曲家王酩为这部影片所创作的音乐也同样获得了肯定与称赞。王酩不仅尝试运用各式各样的音响组合与和声组合,而且为了配合反特片的题材、丰富音乐色彩,还加入了电子琴的音色,这些音乐设计在当时极具创新性。在电影中,女主人公于秋兰演唱这首歌曲时对应的剧情,只是侦查员调查案情,顺便交代涉案嫌疑人身份与工作地点的过场戏,剧情本身与歌曲内涵之间所构成的音画关系并不明确。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黑三角》和李谷一的演唱,使得这首歌曲在当时红遍了大江南北。1970年,词作者凯传在黑龙江体验边防生活,因为有这段经历,凯传总结出军民关系的主题,创作了这首歌词。作曲家王酩看到歌词之后,非常喜欢,深有感触,主动为歌词谱了曲。

据王酩的学生、中国原创音乐家协会秘书长梁红兵回忆,当时在朝阳区文化馆作曲班上课的王酩从来不迟到,但有一天却迟到了半个小时。进入教室后的王酩汗流浃背地向大家解释迟到的原因:“我太激动了,我今天写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你们来听听,你们是我的第一批观众。”在当天的课上,王酩详细地讲述了这首歌曲是如何诞生的,怎样修改的,在作曲实践与理论方面是如何思考的,并且通过这首歌曲引申到音乐创作中平衡与不平衡、规整与不规整的辩证关系。这堂课一直深深地留在梁红兵的记忆里,每当听到这首歌曲时,回忆与现实的碰撞让他重新体会到王酩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的艺术魅力。

????_20240223150247.png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是李谷一与王酩的第一次合作。当王酩听完李谷一的试唱之后,心里有些拿不准,不知道李谷一这样的诠释是否符合这首歌曲的主题。于是,他带着录音机找到当时中央乐团的团长,团长听过之后觉得非常不错,王酩才彻底放下心来。但同时团长也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李谷一能够减少演唱时气声的使用,点到为止即可。但王酩觉得气声唱法是李谷一独特的演唱特色,最终还是让李谷一按照自己的特点来唱。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歌如其名,澄澈、自然、清新。全曲共有两段歌词,第一段着重表现边疆人民对于解放军的称赞,第二段着重表达人民军队对于人民的爱护。词作者凯传运用比兴的手法,描绘“清清泉水流不尽”“顶天的青松扎深根”“浩浩林海根相连”那壮美如画的边疆景色,同时以“泉水”与“青松”作为核心意象,紧扣“军民鱼水情意深”的主题,在叙述与抒情的结合中,赞颂边疆军民之间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

与歌词创作注重结合性相对应的,是王酩在音乐创作上注重从中国传统音乐中吸收养分,他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旋律发展,以“起、承、转、合”为主体加以扩充的结构,乐句之间衔接所运用的“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以及一些装饰性润腔音调的加入,都是对于音乐民族性特征的强调。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是粉碎“四人帮”后最早出现的抒情歌曲之一,它轻松优美的旋律,如甘甜的清泉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与美妙的艺术享受。当往日的歌声在耳畔回响,我们内心的那份深情与感动油然而生。这首传唱了40余年的经典歌曲,散发着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成为留在许多人心底的旋律。

(倪笑如)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