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房子漂亮了,走的道路宽了,富的路子走对了。”1月11日,花垣县补抽乡排当村支部书记杨老文的谈话充满了幸福感。这是该县县委办落实资金400多万元,帮扶该村解决村民住房、交通、产业发展等问题的成果。也是该县建立“民情台账”惠民生的一个缩影。
察民情
该县建立民情走访机制,确保党员干部对群众诉求“户户知情”。各级党组织走村入户召开民意“恳谈会”,党员干部书写民情日记,县直单位开展“现场服务日”活动,乡镇党员干部开展“墟场接待日”,领导干部确立“联络服务点”。
通过落实以上举措,就村级经济发展、矛盾诉求等建立民情台账,收集民意3200多条。该县信访局就化解搬迁、医患等纠纷建立“民情台账”,深入基层接处群众来访1282人次。县外资外援办顺应花垣镇拐代村等村民意,实施“生态家园工程”,落实资金1500万元,完成“一池三改”工程1049户。
聚民智
“乡党委实施‘以工促农’战略,使我们3个村1210户村民与德农牧业公司签订了489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为我们创建了‘土地出租+劳务收入+禾秆售卖’的多元增收模式。”花垣县道二乡接溪村支部书记石金成对乡党委的科学决策表示满意。
该县建立民智聚汇机制,确保群众致富“村村有方”。将“双强双带”党员干部的建言、“科技特派员”的建议、驻村干部的设想作为“民情台账”的主要内容。共收集建设村部、修建烟基路等基础设施建议260多条,发展黑豚、竹鼠等特色养殖建议80多条,壮大油茶、椪柑、茶叶等产业建议120多条,引导村民进行经验、技术交流5万多人次。
办民事
“我村产业发展滞后,以工代赈办通达民情,为我村创建茶园基地落实了950万元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花垣县排吾乡磨子村支部书记龙贵成对该村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该县建立民事办理机制,确保群众所盼事项“件件落实”。通过建立“民情台账”,从制度上“逼”着党员干部“进百姓家、办百姓事、解百姓难”。通过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促进转型、促进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和“窗口单位及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帮助农民协调资金1亿多元,办理实事1680多件,解决各种疑难520多个,调整产业结构38000多亩。
解民忧
建立民忧化解机制 ,确保群众对服务成效“人人满意”。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摸底、如实登记、定期督办。将“民情台账”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创先争优考核范围。召开群众、党员代表等参加的评议会,让群众对“民情台账”所涉及的办事效率、质量进行评议,对群众不满意的办理事项及时整改到位。其中,化解接溪村与森源公司土地纠纷等矛盾纠纷860余次,办理边城边区法律援助案件5件,办理群众矿洞兼并收购公证62个。2011年,该县在全省公众安全感及干部队伍建设民调排名时,由全省第116位上升到第71位。
通过建立“民情台账”,着力解决群众的苦事、难事、要事,该县民生事业的未来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