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石雪晖同志先进事迹

文章来源:  时间: 2012-01-13 17:01

坚定的理想信念 踏实的工作作风 不倦的服务热情

一曲感人至深的人生奋斗之歌

——石雪晖同志先进事迹

 

石雪晖,女,汉族,19491月出生,1972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获得“湖南省教学名师奖”、2009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9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2010年评为“全国优秀科技选派员”、2010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年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1年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其优秀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湖南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新华网、人民网、红网等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20109月她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她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践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

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石雪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自豪。她告诫自己一定要学有所长,一定要让学生学到为“三农”服务真本领。她不断给自己充电,先后到西南农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补习日语。198710月,顾不上年幼的孩子,她公派赴日本留学1年,主攻果树生理学,潜心追赶世界一流的果树栽培技术。学成归国后,一头扎进葡萄、柑橘等果树的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之中,一干就是20多年。为了站在科技知识的前沿,掌握最新科技知识动态,2008年,她不辞劳苦,又奔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

石雪晖同志的学术专长是研究葡萄,老师和同学们亲切地称她“葡萄教授”。她坚持科技创新,一心要破解欧亚种葡萄可能在湖南栽培的难题。为了弄清欧亚种葡萄的特性,掌握第一手资料,她时常早出晚归,往来于基地、课堂、家庭之间,经常是天刚亮甚至天还没有亮就到了葡萄园,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才回家,仔细记载着每一个葡萄品种的生长势、开花结果习性、抗病性等。从建园、搭架、盖膜、修剪枝条,到施肥、打药、除草、翻土,从试验的设计、方案的实施到结果的分析,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风里来雨里去,经过数年的艰辛努力,终于攻克了欧亚种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效无公害栽培的技术难题,并手把手地教会了农民高效优质无公害避雨栽培葡萄的新技术,在湖南澧县建起了“南方的吐鲁番”。后来又开展了“刺葡萄酒系列产品研发”工作,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成功酿造出了刺葡萄酒系列产品,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之高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技术已于20087月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在澧县建立的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300多亩教学实践基地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首批产学研合作综合示范基地”和“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她主持的“丘岗山地果树良种基地建设与柰李速生丰产技术研究”、“柑橘、葡萄、草莓抗逆性生理机制研究”、“葡萄引种及高效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均获评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先后选育出桃新品种1个、柑橘新品种1个、葡萄新品种13个,先后研究出葡萄套袋、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10大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石雪晖先后承担过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9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硕士研究生34人、博士生8人。她教育学生“做学问要耐得寂寞,搞科研要敢于创新”。在教学上,她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把科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把创新性成果及时引入课堂教学,讲好“精彩一堂课”、“精彩一门课”。在学业上,她严格要求学生及时更正每一个错误。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从引文到结论、从结构到语法、甚至标点符号,都做详细的修定。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注重育人功能的发挥,把农村作为教书育人的实验站,用她独特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她用自己长期的教学和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她自己生活朴实无华,却十分关心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困难,经常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她的一个学生因为父亲病逝,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痛苦的阴霾。晚上十点,她架起老花眼镜开始发千字短信;她的一个研究生生病,她塞给她500元钱看病;学生父母生病或有其他困难,她都会送钱送物,以示慰问。在葡萄园工作时下起了大雨,她总是将自己的雨伞给学生而自己冒雨蹬着单车回家;在给葡萄苗喷洒农药时,她总是用自己的身体遮挡在同学们的前面。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关心,却深深打动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彰显着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34年来,她把热爱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实感情融为一体,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热情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和教育学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学业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妈妈”。

二、她始终坚持党的服务宗旨,追求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价值理念

胸怀祖国,情系“三农”。石雪晖坚持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服务发展、服务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她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全部倾注到自己所从事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上,为农民致富和现代农业发展无私奉献。在日本学习时,她看到日本非常重视产品的品质,就决心不但要学好技术,更要把现代种植理念带回国。她经常对研究生们说:“你们要有奉献精神,要急国家之所急。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她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黑板延伸到了田间,不仅让成千上万的农民脱贫致富,而且培育了一大批像她一样矢志不渝地以科技服务“三农”的科技工作者,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她坚持为“三农”服务,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了数以百计的生产技术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入农村,热心服务。石雪晖深入农村农户、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足迹遍布全省50多个县市和湖北、江西、广西等省广大农村,为农民讲课140多场,指导农民新建葡萄3万余亩,葡萄果实套袋5000余亩,指导桃源县桃树生产1万余亩,她的手机号码被农民称作“湖南果树110”。成了农民朋友和基层干部心中的知心人和“财神爷”。每年寒暑假、其他假日甚至是课余,她顾不上休息,都是在为农民进行科技服务的日子中度过的。19936月,澧县农民王先荣种的27亩葡萄突发“黑痘病”。当王先荣找到她时,天色已晚,她掏钱安排王先荣在招待所住下,又找来七八个专家,连夜开出7套整治方案,熬过了15个不眠之夜,黑痘病被全部控制。2002年“五一”长假,湘西自治州扶贫办邀请她去指导葡萄生产,她顾不得每天6-7个小时的车程,坚持整整七天到实地指导与培训农民朋友,掌握葡萄种植技术。200763中午,接到宁乡县金洲乡关山村种植葡萄的农民朋友小付的求救电话,说葡萄枝蔓的尖端死了,而且叶片发黄。下午上完了课之后急忙赶赴该村,打着手电筒查看各家各户的每片葡萄园,又回到村部教室给大家上课质疑,到家时已是深夜1230分了。为了有效指导农民朋友,方便沟通和交流,她硬是学会了澧县等地的地方话。澧县葡萄种植户每亩平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全县20多个乡镇,种植面积达2.4万多亩,2010年葡萄产业年销售收入达5亿多元。葡萄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说:“老师是农大的教授,更是我们农民的教授,她是我们的‘财神爷’。”

三、她始终树立党的光辉形象,凸显了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石雪晖严守一个优秀党员应有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为了帮助农民致富,上课、做试验、跑农村,她常常自掏腰包,充满热情地奔波在大学象牙塔与乡村小路之间。在科技服务的几十个春秋中,她从未收过农民的一分钱。有一次,邵阳一位农民朋友因为她拒绝收他的答谢费,还对她发了一通脾气,没有过多久,她接到了他寄来的2000元汇款单,但她将钱退回去了。有的送鸡、蛋、鱼等土特产给她,她对他们说:“你们送我这些,我心领了,但我吃不了,还是自己留着吧。”虽然教授家庭也不富裕,但她总觉得不应该收他们的血汗钱。她的服务都是义务的、无偿的,从不收受农民和基层干部的任何报酬,甚至还免费给农民提供果树、果苗和技术书籍、实验仪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拥戴。

她勤俭节约,衣着朴实,市内来往坐公交。她从不乱花一分钱,科研经费都用在试验、下乡、给农民送果苗、给研究生发补助等方面,甚至她把获省科技进步奖的5万元奖金全投入科研,分文不取。身为母亲、妻子,如今又做了外婆,可整天忙碌着自己丢舍不下的事业。女儿结婚时,她却在农民果园里忙碌。接受过石雪晖指导的农民都富了,不仅盖起了楼房,有的还买了私家车,但石雪晖仍然过着俭朴生活。一部女式单车,她骑了18年,除了车架其他的零部件都换了好几遍,至今仍天天骑着下田。

石雪晖同志的先进事迹,普通中彰显崇高,平凡中衬托伟大,铸就了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职业情愫,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品质,一名农民科技致富引路人的奉献精神,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