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笔者从龙山县妇联获悉,今年以来,该县加强妇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教育和引导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通过技能帮扶、政策帮扶、信息帮扶和岗位帮助等多种措施,拓展妇女致富“绿色通道”,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亮点。
该县在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农民教育活动,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一是加大培训,提高妇女发展经济的能力。采取“请进来”集中培训教育、“走出去”参观开导教育、“面对面”交流启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农民教育活动,提高了农村妇女的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知识技能,使全县90%以上的农村妇女都掌握了1至2项实用技术。土家西兰卡普织锦大师刘代娥利用传统技艺将土家织锦引入课堂教学,引领4000多妇女织锦走上致富之路;洗车河镇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领头人叶英带领30多名织女织锦,其工艺品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年创收入逾百万元。二是开展掀起“学一技用一技”农民教育暨职业技能竞赛学技致富活动,调动妇女参与生产的积极性。组织妇女开展“水稻工程”、“菜篮子工程”、“林果工程”等多种农业工程的建设,培养了一批种、养女能手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召市镇双进村13组村民杨梅香利用学来的农机知识,实施农机种粮创业之路,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稻田284亩,年创收入超过50万元,成了全州远近闻名的农机种粮大户。三是探索小额贷款扶贫致富路子,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洗车河牌”霉豆腐品牌传承人刘金霞争取到小额贷款,帮助解决了洗车河镇妇女从事豆制品加工生产中周转资金困难,成立洗车河豆制品加工协会,从事豆制品加工的妇女超过千人,获国家注册商标3项,成功探索出了“大户+基地+协会”的路子,使158户农村妇女受益,年创经济效益累计2500万元。四是配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帮助农村妇女实现就业。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贷款、送创业”活动,将岗位送到她们家门口。县直36个联村单位在30个贫困村开展“春风送岗位女性就业招聘行动”,引领6634名妇女向广州、福建、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创收,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