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政府的特殊扶持,我哪能有每年几万元的收入。”龙年新春,保靖县复兴镇那甫村凤滩库区移民周明看着300多只孔雀优雅舒缓飞舞,说起去年的收入,每句话中都带着对政府的感激。2010年,周明被列入该县首批库区青年移民科技创业“启航行动”扶持对象,获得3万元扶持资金,圆了他的养殖孔雀致富梦。
该县库区涉及凤滩、碗米坡、卡棚、双溶滩、狮子桥、长潭、白溪关、竹篙滩等8座大中型水库,水库移民遍及15个乡镇124个村,共6.52万人,省核定后扶人口3.26万人,是我州最大的移民县。由于建库时间跨度长,历史遗留问题多,新库、老库、部属库、省属库并存,是我州库情最复杂的县。近年来,该县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中心,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2008年,在重点移民村实施了第一轮为期3年的党组织第一书记制度,选派了1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重点移民村任第一书记,3年中,16个重点移民村投入3282万元,建设各类工程项目240个,开发大棚蔬菜82亩,品改低改柑橘1.6万亩,开发金银花7000亩,发展拦河养鱼2100亩,重点移民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库区移民年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6.3%。去年初,在重点移民村又实施了第二轮为期两年的党组织第一书记制度,重新选派了18名第一书记,突出抓好库区基层组织建设、基本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两年中规划投入3736万元,实施项目180个,去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900万元,完成各类项目126个,有力地推动了重点移民村各项建设,带动了整个移民库区加快发展。
该县还狠抓了移民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资金发放操作程序,对直补到移民个人的后期扶持资金,按季度以银行“一卡通”的形式,5个工作日内直接发放至移民手中,每年兑现直补资金758.82万元,每年资金兑现到位率100%。2009年以来,及时兑付农村合作医疗补助、门诊补助7985万余元,解决库区移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750万元,支持返乡创业移民发展致富产业。通过民主评议,将1100余人库区移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人月均补助68元。3年来,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投入170余万元,改造移民危房170栋。严格“一评二审三公示,关键环节四到位”程序,每年为1.93万人发放“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资金769万元,确保了特困家庭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该县着力强化了库区移民基础设施、致富产业、劳动技能建设,每年整合投入3000万元以上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新修公路87.8公里、人饮工程23处,硬化库区公路60公里,硬化村间道52.8公里,新修码头13处,护堤3处4700米,新修渠道7处,完善电网5处12公里,整修学校、村卫生室2所,帮助移民新建房屋60栋,共计5万群众受益。发展和改良以椪柑为主的水果业7.1万亩、大棚蔬菜350亩、网箱养鱼4500口、拦汊养鱼2000余亩,定植金银花8230亩,每年养殖生猪近5万头、山羊1.5万余只,库区移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660元增加到2011年的2237元。“十一五”以来,该县采取走下去、请上来、送出去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印发各类种养、加工技术资料3万余册,培训移民2万余人次,与州美校、财校、吉大师院等院校联合举办移民子弟“9+2”职业技术培训,培训移民子弟120名。通过培训,使相当一部分移民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科技种养致富的能力。目前,该县库区和安置区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移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库区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