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以来,湖南省委选聘了63名高校毕业生到我县农村任职。为了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保靖县积极搭建六个平台,促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三年多来,63名大学生村官中,45人次受到省、州、县各级表彰和奖励;35名大学生村官考上选调生、公务员、研究生或企事业单位,其中3名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
一、搭建关爱帮扶平台。将大学生村官分配到交通、生活、工作等条件相对较好及班子战斗力强、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任职。实行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财政“一卡通”,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并及时办理了“五险”,最大限度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了县级领导、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和村“两委”负责人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为他们在政治上引路子,在思想上指方向,在工作上教方法,在生活中交朋友,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
二、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每年对新到任大学生村官进行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对任职1年以上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组织参加国家、省、州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班,从思想上筑牢大学生村官安心驻村、干事创业的理想信念,从业务上提高大学生村官素质,保证了他们能够下得去。
三、搭建约束管理平台。出台了《保靖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建立了个人档案、工作日志、定期述职、工作例会、请销假、考核奖惩、重大事项报告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大学生村官管理,让他们明确职责,干好本职工作。同时,制作了一本《民情记事本》,便于大学生村官记录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在深入农户上门走访开展工作时能够准确运用政策解答问题,并及时记录和反映社情民意。
四、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建立了保靖大学生村官QQ群、创办了《保靖大学生村官简报》,每半年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每逢春节组织一次大学生村官团拜会,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平台。同时,先后组织开展了篮球赛、野炊、外出郊游、笔试面试辅导培训等活动10余次。
五、搭建成长锻炼平台。积极推荐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团代会代表、妇代会代表人选,畅通大学生村官参与决策渠道。目前止,9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县、乡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17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州、县团代表。同时加大对大学生村官中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拍摄了《风景这边独好》大学生村官专题片,开展了“走进大学生村官系列专访”,先后推介出了向官宇、孙先伟、张星星、梅英婷、王伟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六、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先后协调人社部门、团县委、移民局资金近40万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建立创业示范基地4个,领办各类经济实体11个,带动全县5000多富余劳动力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