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宋彪 张暻铭 刘剑)“组织党员参与‘轨道交通千亿产业园’项目建设,协助开展政策宣传与征地拆迁,构建‘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日前,由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峰区田心街道党工委等46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田心街道联合工委”通过协商,正式签署了《2012年共驻共建责任书》。这标志着石峰区街道“大工委”与社区“兼职委员”制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石峰区辖5个街道、36个社区,有党员11008人,拥有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和轨道交通千亿产业园两个国家级园区,是一个工业特征明显、党建资源丰富、管理难度较大的“厂居型城区”。作为株洲第一家“街道大工委制”试点单位,石峰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区域化党建,更紧密地把驻区企业和街道社区联系在一起,共同商讨加强党建,共同谋划公益事业,共同建设和谐家园。
街道“大工委”采用“1+2+
“能与街道社区融为一体共同推进党建工作,是我们企业党组织的愿望,如今终于实现了。”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鹏飞欣喜地说。如今,在退离休干部职工的管理等工作上,企业已离不开街道和社区。“大工委”制将更紧密地把驻区企业和街道社区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平台上,共同商讨如何加强党建,共同谋划公益事业发展,共同建设和谐家园。
清水塘街道井墈社区600多名党员,几乎全部是国有企业株冶集团的离退休党员。作为“街道联合工委”成员单位的株化集团,不仅将6000多平方的厂俱乐部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还派出了2名社区“兼职委员”常驻社区,社区党委也主动承担起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相继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开设了“日间照料站”、“学生托管站”等20多个服务项目,形成企业管生产、社区管生活的良好格局。
街道“大工委”的另一个目的是把“8小时以外的党员请下楼栋,参与活动”。石峰区探索实行了“道德积分卡”活动,发出了“有困难,找党员”的号召,组建“党员服务、法律咨询、医疗服务、文化娱乐、治安巡防”等志愿者服务队200余支,参与党员达6000余人,社区呈现出“家庭保和睦、邻里保和气、楼栋保和顺、社区保和美、街道保和谐”的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