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村位于炎陵县与茶陵县的交界处,紧邻炎帝陵牌坊。全村共有人口1445人,耕地面积1886亩,山林面积500亩。星光村远教站点是炎陵县首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配置计算机1台,卫星接收天线1套,大屏幕电视机1台,投影仪1套,实现电脑宽带入网,是集卫星电视教育、互联网教育、光盘教育三位一体、优势互补的远教站点。
大学生村官的“演武台”
星光村是炎陵县首批配备大学生村官的村,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优势,切实当好“五员”,凭借远教平台助推新农村建设。一是当好 “宣传员”。通过采取走进农家、深入田间地头、座谈交流等方式,宣传开展远教的重要意义。利用远教信息网络这一“免费大学”、“开放课堂”,深入宣讲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成果等,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来。二是当好 “技术员”。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基础较好的优势,在全力做好站点设备管理维护、故障排除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同时,通过“传、帮、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信息技术知识,为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提供技术保证。三是当好 “组织员”。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为自学村民提供“自助式”、“定单式”、“分散式”服务。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做到“晴天少用、雨天多学,农忙少用、农闲多学”的原则,精心安排学习时间,科学制订学习计划,特别是针对不同群体,按照其年龄结构、产业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理论政策“集中学”,公共知识“全员学”,致富技术“重点学”,疑难问题“指导学”,特殊需求“随时学”等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四是当好 “信息员”。利用远教生动直观、实时的优势,通过远教直播、专家上网授课等形式,积极促进站点开展网上信息收集与发布,有针对性地搜索下载适合本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信息。同时在村民集中、醒目的地方设置远教信息公布栏,及时发布集中学习时间、内容等相关信息。五是当好 “辅导员”。在集中培训前,做到对拟播放的课件先看先学、认真备课。课后,则把有关土专家和田秀才“请”到农民的田地里“现身说法”,面对面交流沟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释疑解惑。
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发展是第一要义,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星光村人多地多,土地肥沃,但一直以来仅以粮食种植为主,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远教站点设立以来,“键盘一敲通四海,鼠标一点连世界”,科技的力量迅速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支“两委”班子通过网络,对产业发展走势、市场行情、消费群体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了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大力发展以香椿、无公害蔬菜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工作思路。2006年引资新建了蔬菜基地1000余亩,老板以月薪650-750元的标准招聘当地150余名农民在菜园做工,仅此一项,全村农民人平可增收400元;2007年引进长沙老板投资500万元建设花卉苗木基地150余亩;2009年引进台湾老板投资5000万元,新建万亩香椿园。现在,星光村实现土地流转近2000亩,通过采取 “公司+组织+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吸收本村劳动力200余人,每月可获700—1200元的劳务收入,村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几万元增加到如今的50万元。
农民致富的“快车道”
自从组织了几次远教学用活动之后,部分村民渐渐被这个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丢开了手里的牌,玩起了电脑鼠标。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山里人不出门照样可以知道天下事。在村支“两委”的号召下,全体党员村民们不仅每月的学用活动按时参加,还根据自己的爱好,有的学习法律法规,有的学习种养技术,有的学习致富经验,有的了解国家大事,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现在村里的远教站点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以前的“修长城”、打扑克,或是吃吃喝喝、不良风气大有改善。村民们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在家有用武之地,出门务工也从容了许多。随着“自富”能力的增强,一部分农民工开始在家乡投资兴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中也涌现了一批典型。如20万尾养鱼大户的张九斤,走立体生态养猪路子的马连国,特种养殖的罗立君等等。
新农村建设的“风向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建房需求和紧缺土地指标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星光村在尝到远教甜头后,再次决定通过它来找方法、寻出路。一是依托远教学理念。通过远教信息平台,组织村支“两委”、党员干部,一边学习新农村建设知识,一边到成都五朵金花、江西赣州、广东增城、华西村、株洲新农村示范村等地参观学习。在统一党员干部思想、了解新农村建设理念后,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风格,拆旧建新,推行风貌改造。二是依托远教转观念。把远教平台作为宣传的主要手段,先后开设新农村建设远教专题培训5场次,组织党员群众观看新农村建设课件,学习新理念,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使群众积极主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热潮中。(执笔人:饶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