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已于近日确定,从今天起,中共湖南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对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向社会公示,同时在湖南青年在线网站(http://www.hngqt.org.cn/)、红网(http://www.rednet.cn)、湖南红星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www.hnrst.gov.cn)发布。
评选活动启动后,各市州团委、青联,省直团工委、青联,以及各战线经过严格筛选,共推报了50名人选,经评选领导小组认真审核,确定了第14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20名。他们分布在科技、教育、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次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突出业绩,并为广大青年所赞誉的青年典型评选出来,旨在激励广大青年奋发成才,积极投身“四化两型”建设,为实现“两个率先”、“两个加快”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公示期自公布之日起至5月1日结束,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加强监督,监督举报结果将作为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公示电话及传真:0731-88776727(共青团湖南省委组织部)。评选结果将于5月揭晓。
第十四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公示材料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20人)
丁德局,男,1972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武警长沙市消防支队宁乡县消防大队教导员。
丁德局同志入伍20年来,曾先后参与成功扑救省药材公司、晓园大厦等重特大火灾千余次,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了巨额财产损失。2009年调入宁乡后,争取财政资金3540万元,改变了宁乡县消防装备器材、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并先后组织开展了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消防安全大排查等消防监督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实现了辖区内连续3年无重特大火灾事故,人员零死亡的管理目标,为全县人民筑起了一道强有力的消防安全屏障。他本人多次被市消防支队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先进党务工作者”,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2003年被评为“长沙市人民满意警察”,2010年被授予“湖南省关爱优抚对象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王鑫,男,1978年12月出生,汉族,群众,初中学历,衡阳市搬运工。
王鑫同志身残志坚,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不断为他人奉献爱心。他先天性舌头畸形、语言三级残疾,在衡阳做搬运工维持生活,月收入最多不足1000元。但他经常主动照顾孤寡老人,上街为灾区募捐,为环保、助学、助残、交通劝导等奔忙。5年间,他做义工1200多小时,行程4000里,磨破几十双鞋,帮助的人不计其数。在他和其他义工的组织宣传和示范引导下,他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许多市民。他为人正直,无私奉献,舍己为人,2009年被评为衡阳市“十大优秀青年志愿者”。
田莉,女,土家族,1991年5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本科在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法学1002班学生。
田莉同志热爱学习,默默奉献,无私资助贫困学子。作为90后的青年大学生,她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责任,八年来,为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她挑最便宜的饭菜吃,从来不乱花钱,极少买新衣服,把积攒的每分钱都用来资助留守儿童。大一,她做过工厂员工、洗碗工、商场促销、活动主持……。她和学校同学组成了“宝贝希扬”公益团队,一起致力于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资助。大二,他们深入湘西龙山、浏阳向坪村等偏远地区,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帮助贫困儿童。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潇湘晨报》、《湖南都市频道》、《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田莉也被授予“涉外道德楷模”、湖南“省直十大标兵团员”等荣誉称号。
向左甫,男,1973年2月出生,土家族,中共党员,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向左甫同志在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北的原始森林中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从事我国特有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川金丝猴生态学研究11年,是我国唯一长期坚持三种金丝猴生态学研究的学者。他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及部省科研项目16项,揭示了金丝猴对极端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特点,为中国金丝猴的保护作出了特殊贡献,填补了多项国内研究空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担任班主任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带的多名学生先后进入中科院深造。他已发表了学术论文28篇(20篇SCI收录),2007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2009年被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青年生态工作者”,2011年被教育厅评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被中国动物学会评为“中国动物学会第四界青年科技奖”,被中国生态学会评为中国生态学会第二界青年科技奖。
刘新华,男,1977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醴陵市浦口镇党委书记。
刘新华同志工作敢想、会干,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他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把沈潭镇建成醴陵第一个铺设沥青路面的集镇、第一个拥有齐全设施的乡镇剧院和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解决人民群众安全饮水12000余人,引进伍丰烟花、树王生态农业等10余家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410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5320元增加至2011年的11836元,该镇多次获得“株洲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2008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先进集体,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平安乡镇”和湖南省山塘清淤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成为株洲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十快乡镇”,2011年被评为株洲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他积极为群众解难题、谋发展,为了帮沈潭镇的群众解决出行难的问题,费心尽力,历时三年,筹资400多万元新建了庞桥大桥。他的民情日记记满了全镇老党员、五保户、残疾人、低保户和困难党员情况,多年来他一直勤奋工作,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乡镇企业、学校、敬老院做群众工作,与群众交朋友。他原则性强,办事公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摆架子,善于团结,严守纪律,不谋私利。由于深受群众爱戴,2011年沈潭镇作为醴陵唯一“公推直选”党委班子试点乡镇,刘新华全票当选镇党委书记。他个人绩效考核连续四年评为醴陵市一类前三名,并荣获第十届株洲市十大杰出青年。
李冬,男,1975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怀化市迎丰路小学德育主任兼大队辅导员。
李冬同志从教20年来,热爱教育事业,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乐教善导,默默奉献。他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本校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先后开展了“特色班级”创建与评选,“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廉政文化进校园”、“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率先进行课改实验,建立“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地开展教学实践,正确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注重学生体验教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成为本学科带头人;他善于总结经验,积极参加多项课题研究,曾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多项等省、市课题,论文在多个刊物发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获2005年全国优秀教育成果展评三等奖。该同志爱岗敬业,先后于2010年被团怀化市委授予“怀化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2010年被湖南省少工委授予“优秀大队辅导员”称号;2011年被怀化市妇联授予“优秀儿少工作者”称号;2011年被湖南省少工委评为“湖南省队报队刊宣传发行先进个人”;2011年被怀化市教育局评为“怀化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苏玲,女,回族,198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湖南云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公司织布车间无梭总操员。
苏玲同志热爱学习、甘于奉献、扎实苦干、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在基层一线的平凡岗位任劳任怨,做出了一系列不平凡的业绩。她在工作上始终坚持多学、勤练、好问,是的一个习惯,苏玲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心做好本职工作。在车间同机台、同品种挡车工中,她的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操作最好,消耗最低,在2007年常德市职工职业竞赛中获第一名。平时休息时,只要车间工作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从不讲条件,平均每年累计加班时间都在300小时以上。工作之余,她还坚持每月走访一次女工公寓,每月登门拜访一个员工家庭,力所能及的帮助每一个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她连续2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于2006年被评为“公司标兵”。 2007年被评为“常德市织布挡车技术能手”。2008年,被评为常德市劳动模范、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五一巾帼奖”。2012年,被推选为全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
何平,女,1991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在读,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
何平同学孝老爱亲,在父亲中风瘫痪在床、母亲智力残疾三级、弟弟还先天性心脏病等困难前没有退缩,坚持勤工俭学,照顾家人,带弟弟上学。她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多次克服自身困难,主动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积极为他们捐款捐物。她品德高尚,关心同学,主动让出贫困生补助名额,并把收到的社会捐赠分给其他贫困学生。她成绩优秀,乐观进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1年取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经常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积极要求进步,用乐观的精神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同学。她的事迹通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被誉为“最有担当的90后大学生”、“向日葵女孩”。她多次获得学校奖励,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大学生”,2012年被评为“长沙市学雷锋道德模范”。
何帅,女,1977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湖南交通频道副总监、主持人。
何帅同志在交通频道分管节目宣传,她配合总监带领交通频道以35%以上的收听份额蝉联全国单频广播收听冠军,成为广播湘军品牌。她参与主创的爱心送考公益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1年,成为享誉全国的经典公益品牌。她始终活跃在采、编、播的第一线,一如既往坚守在主播台前,用高度的新闻素养和正义感为人民群众呼吁,救助娄底产妇、炎陵黄桃促销、通道侗寨火灾、京港澳高速大堵车等广播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救助者和被救助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她敬业奉献,在临产的前一天还在直播台前工作。她2004年记二等功,2007获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称号,2009年参加全国广电系统第三届“激情奉献”先进事迹报告会,多次获得湖南省播音主持、新闻作品评比一等奖,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芙蓉百岗明星”、“跨越六十年广播三湘情—湖南最受听众欢迎广播主持人”等荣誉称号
何晓晓,女,汉族,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何晓晓同志作为一名教师党员,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扎实工作,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任劳任怨,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牺牲休息时间、把个人的事情放在其次,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认真热情地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项目。在教学上她迎难而上,承担过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认真备课和上课,力求课堂效率达到最佳。她在科研过程中一贯坚持创新、一丝不苟,干劲十足,从事生物纳米技术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沿研究,主持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源刊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自参加工作以来,她连续多次在学校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连续两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被评为“湖南大学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湖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5)等奖励。她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和“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2006)”获得者。
陈丽,女,1980年2月出生,汉族,群众,大学学历,岳阳德玉轩玉器商行总经理。
陈丽同志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经过艰苦奋斗从一名代理商到创办龙腾国际器械有限公司的女老板,业务覆盖到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2011年她又积极响应家乡号召返乡创业,创办了德玉轩玉器商行。她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在广东时为百余青年解决了就业,一直为藏区贫困学子捐助,有次一次性就捐助了10多万元;汶川大地震,她带领公司员工为灾区捐资10万余元;为市儿童福利院孩子们送去价值数万元的奶粉,为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价值数万元的生活物资,2011年冠名岳阳“我最喜爱的十佳交警”颁奖晚会。她有爱心,具有社会责任感,其所经营的德玉轩2012年被岳阳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被岳阳爱心助残志愿者协会授予“爱心助残单位”,被岳阳特殊学校授予“爱心捐赠单位”。
陈奇福,男,汉族,197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湖南华菱集团涟钢信息自动化中心工程师。
陈奇福同志勤于学习、诚恳工作、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他参加工作时就确立了“在平凡的岗位上提升价值,在企业的改造发展中成就事业”的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他认真学习,潜心钻研,成为涟钢核心技术骨干,2011年获第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技能大赛第2名,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具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总是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地教给同事,为涟钢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带的技术团队多次解决企业在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企业创效益近千万元。他甘于奉献,积极肯干,严于律己,处处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自己,得到了企业上下的一致认同,多次获得涟钢的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奖励。
陈益林,男,土家族,197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维修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陈益林同志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兢兢业业。他主抓的数控技术专业等多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实践课程的辅导和毕业设计与答辩工作,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连续三年学生评教打分均在92分以上。他多年来积极推进课程开发与改革工作,他负责组织指导并参与制作的媒体教育软件多次荣获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的奖项。他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加中科院子课题1项、国家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人员在行动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1项,主持院级课题2项;主编、副主编教材2本,主审、副主审教材3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2008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数控技术专业带头人,2008年至201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南省青年骨干老师,2009年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2011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竞赛“三等奖”;其主持的数控技术专业于2008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专业,于2010年被机械工业协会授予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罗琦,男,1972年2月出生,汉族,群众,大专学历,潭邵高速娄底收费站收费二班班长。
罗琦同志热爱学习,用心钻研本职业务,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从假钞识别到假绿通车稽查,从征费纠纷处理到行政执法,从不放过收费作业流程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他工作认真,积极主动,带班三年来,所在班组的征费纠纷是最少的,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他本人也连续三年被评为“谭邵管理处先进个人”。他严格执法,爱岗敬业,在开展收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维护道路通畅,他作为执法骨干,不怕苦、不怕累,通常彻夜工作。他尽忠职守,敢于与不法分子作斗争,2011年7月15日零点五分,在执法中被不法分子打伤,导致颅内出血生命垂危,在ICU重症监护室治疗了一个多月后才逐渐苏醒,仍未脱离生命危险,但是他一心想着工作,他对来看望他的领导说,只要情况稍有好转就让他回到自己的岗位,践行自己的岗位使命。
周志宏,男,汉族,197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
周志宏同志2006年博士毕业时,谢绝国内多家大医院邀请,成为益阳市卫生系统引进的第一个医学博士。他业务精湛,精通骨科常见及难度较大的各类手术,每年手术超过200台,从未出医疗差错事故。他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撰写并发表医学科研论文10余篇,他上的课生动形象,深受到学生的喜爱。他大胆引进和创新应用了一批专科高新技术,现在益阳已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骨科危急症病人的抢救,能成功开展颈椎及胸腰椎前后路等高难度手术,他在益阳市该专业领域已达到领先水平,在省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他积极参加我省对口支援四川理县医疗卫生工作,担任湖南省第4批赴四川理县医疗卫生工作队副队长,除完成门诊病房及医技检查工作外,他还为灾区人民免费赠送价值2万余元药品,受到受援单位及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圆满完成对口支援任务。医疗组抢救危重病人的动人事迹也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转播。他积极开展爱心救助活动,主动为家庭困难,无钱医治的花季少女熊思思、硕士研究生熊凯进行救治,收到了人们的赞誉。他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在他的带领下附属医院2011年被评为益阳市“十佳百姓满意医院”, 附属医院党总支被省教育工委评为“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2009年他被评为“益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益阳市十大杰出青年”,2011年被评为益阳市优秀政协委员。
胡贺波,男,1973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省财政厅预算处处长。
胡贺波同志勤政务实,廉洁自律,勇于创新。他始终坚持将政策学习与预算业务联系起来,在具体工作中不仅把好平衡关,而且努力守好政策关,确保预算管理能够切合党和政府的大政方略。他积极运筹平衡,深入研究中央政策动向,密切关注收入动态,及时优化财力增量安排,推动建立预算执行进度管理考核机制,完善以“五奖二补”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研究建立了省直部门正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有力保障了各项重要政策、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资金落实。他积极构建符合改革方向,具有省情特色的“6+2”财力性转移支付体系,其中新设立的库区转移支付为全国首创,基层反响很好。他作为预算处长在工作中能够妥善平衡好各个环节、有效理顺纵向和横向工作关系,推动形成合力。在他的争取下,中央2011年安排我省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量资金规模比上年增长31%,增量占全国的比重由5%到7%。由于业务能力强,工作出色,他多次获省财政厅嘉奖,2010年被全省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领导小组评为优岗,记三等功。
赵威,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群众,初中学历,邵东县智能彩印厂厂长、邵东大田社会车站站长。
赵威同志待人真诚、尊老爱幼、诚信纳税。他带为当地政府分忧,在企业招工时优先照顾农村青年、下岗职工100多人,对后进青年积极挽救、大力扶持,对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热心奉献,累计捐款达100万元,被当地群众誉为“有实力、有责任、有良心”的企业家。该同志社会责任感强,现在经营的邵东大田社会车站所在地是新老县城交界的黄金地段,他买下来原想作为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但考虑到新的社会车站没有建好,群众出行不方便,毅然决定放弃这个赚钱机会,为群众提供方便。该车站自06年至今,一直作为邵东的公共停车场,不但没有发生一分钱盈利,每年他还要投入30万元维持车站的正常运行,但该同志无怨无悔,认为这是为自己的家乡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段美娟,女,1974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湖南农业科学院院长助理兼科研管理处处长。
段美娟同志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抗虫、高产等领域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研究课题10余项,选育出T98A、T优353、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293等一批杂交水稻品种,首次实现了长江流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800多斤。先后在<Plant Molecular Biolgh<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杂交水稻》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论文1篇。“优质、高异交率三系,不育系T98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促进了三系优质杂交稻的发展。T优207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543亩,增产稻谷43915万公折,新增产值75063万元,产生了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黄治国,男,1976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长沙银行先导区支行行长。
黄治国同志是新时期金融从业人员的先锋,他从银行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当过柜员、清交员、客户经理,金融业务精湛。他创造性地推出了条块管理模式、网点扁平化管理模式,带领支行在日趋激烈的大河西金融竞争中,外抢市场,内抓管理,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河西地区拥有了70多万居民客户。他积极履行新时代的社会责任,在他的直接参与下,2010年5月4日,湖南省首个破解青年融资难题而专门设立的融资平台——长沙创业青年金融服务中心在先导区支行成立,为长沙地区创业青年提供贷款、理财等金融服务,截止2011年3月底,该中心已发放青年创业贷款2.8亿元,对促进长沙青年创业提供了支持,得到了团中央汪鸿雁书记的肯定。他先后获得2007年度宁乡县“十大杰出创业青年”,当选为长沙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长沙银行“优秀支行行长”,2010年获“湖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并记省政府二等功。
彭文华,男,1981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宁乡县金洲镇团委副书记、金洲镇南洲村党总支书记。
彭文华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在北京年薪30万元的工作毅然回乡创业。5年来,他带领全村群众共修建公路20公里,硬化水泥路面12公里,清淤山塘20口,修筑干渠3000米,疏通河道5公里,确保了全村7000亩农田水渠灌溉。他通过以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为载体,切实增强村级产业的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精心塑造现代农业知名品牌,建设湖南金洲湾旅游生态城,引进各类特色项目16个,吸引300多名大学生和退伍军人来村创业,让400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2009年南洲村被长沙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市级文明村。他2008年授予宁乡县“优秀共产党员”,被选为感动湖湘十大新闻人物,2012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