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建立“民情台账”机制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文章来源:  时间: 2012-05-03 09:47

察民情 聚民智 办民事 解民忧

花垣建立“民情台账”机制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去年以来,花垣县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要求各县直单位和乡镇推行“民情台账”制度,实行跟踪管理,落实问责机制,为系统、深入地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机制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2011年,公众安全感和人民满意度明显提升,省民调测评综合排名较上年前进了45位。在组织工作测评中,花垣县综合测评满意率、很满意率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州首位。

察民情,开好民意“直通车”。建立民情走访机制,确保党员干部对群众诉求“户户知情”。各单位和乡镇走村入户召开民意“恳谈会”1200余次,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书写民情日记21000多篇,县直单位开展“现场服务日”活动980多次,乡镇党员干部开展“墟场接待日”860多天(次),各级领导干部确立“联络服务点”120多个。以上举措的落实,使各级党组织了解了民情,掌握了民意,找准了问题,再吃基础上就村级经济来源、现实困难、矛盾诉求等建立民情台账,收集了解民意3200多条。如县信访局就化解搬迁、医患等纠纷问题建立“民情台账”,深入基层接处群众来访1282人次。县外资外援办顺应花垣镇蚩尤村等村民民意,就“生态家园工程”建立“民情台账,落实资金1500万元,完成“一池三改”工程1049户。

聚民智,写好实践“方法论”。建立民智聚汇机制,确保群众致富“村村有方”。要求各单位和乡镇建立的“民情台账”具有分析性、答疑性、指导性,能直接反应群众的所思、所盼,同时,直观地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法指导。结合农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稳定等实际,把“双强双带”党员干部的建言、“科技特派员”的指导方法、驻村干部的发展设想作为“民情台账”的主要内容,努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寻求科学方法。共收集建设村部、修建烟基路等基础设施建议260多条,发展黑豚、竹鼠等特色养殖建议180多条,壮大油茶、碰柑、茶叶等产业建议120多条,引导村民进行技术交流6万多人次。如道二乡党委通过“民情台账”中接溪村等3个村村干部和党员代表的建议,落实“借工促农”战略,协调接溪村等3个村1210户村民与德农牧业公司签订了489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不仅使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还为村民创建了“土地出租+人员劳务+禾杆售卖”增收模式。

办民事,当好服务“排头兵”。建立民事办理机制,确保群众所盼事项“件件落实”。通过建立“民情台账”,将干部的责任、绩效与为民服务的办事时限、办事效果“捆”在一起,从制度上“逼”着党员干部“进百姓家、办百姓事、解百姓难”。通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和“窗口单位及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大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先后帮助农民协调资金1个多亿,办理实事1680多件,解决各种疑难520多个,调整产业结构58000多亩。如县以工代赈办为排吾乡磨子村创建“摩天云雾茶”茶园基地落实了950万元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县经济和信息化管理局协调相关单位为民乐镇80名司机解决了运费偏低问题。县农机局根据“民情台账”获悉道二乡紫霞村等村民农机耕作的愿望,落实100余万元,协助全乡建立农机服务队,添置中小型农业机械至1540台,为该乡村民实现机械化春耕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民忧,谱好发展“协奏曲”。建立民忧化解机制 ,确保群众对服务成效“人人满意”。把群众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民情台账”的首要内容,进行及时摸底、如实登记、定期督办。将“民情台账”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创先争优评比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召开群众、党员代表等参加的评议会,让群众对“民情台账”所涉及的党员干部的办事态度、办事效率、办事质量进行评议,要求服务主体单位对群众不满意的办理事项进行及时“补火”。如县司法局等通过政策宣传、法律援助、现场服务等,先后化解接溪村与森源公司土地纠纷等矛盾纠纷860余次,办理边城边区法律援助案件5件,办理群众矿硐兼并收购公证62个。县经济和信息化管理局为使花垣太丰矿业集团6.5万吨电解锌扩规工程顺利进行,历时1个多月,进村入户,先后协调村民迁坟26座。2011年,花垣县先后荣获全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模范单位”称号。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