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党员教育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天元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以“双创双争”为抓手,以“建出高标准、管出高水平、学出高素质、用出高效益”为工作目标,将“建、管、学、用”有效结合,着力将远教工作打造成利民、惠民、富民工程。
目前,全区建有远教终端站点106个,运用卫星模式建设30个,运用电信模式建设76个。远程教育辐射全区4个镇,3个街道,55个社区,6个管理处,45个行政村,已构建起以“市党员教育中心为指导,区党教办为中心,镇(街道)为主体,村(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重点”的四级远程教育网络组织服务体系。我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党员教育专题片获观摩评比一等奖,雷打石镇铁篱村获评市级“五好站点”。
一、在“建”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平台。以实施“三大工程”为抓手,天元区着力加强远程教育基础建设,将远教平台打造成一流工作平台。一是基础建设到位。制定《关于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三统一”(统一阵地、统一制度牌、统一设施配备),实现天网、地网、光碟播放“三位一体”要求。目前,全区站点实现天网开通率100%,城市社区站点网络开通率100%,农村站点网络开通率60%。二是运行维护到位。我区加大投入,实施“远教站点更新换代”、“五好示范站点”和站点管理“达标升级”三大工程,对“五好”站点进行升级和完善,对其他站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大大提升远教站点整体水平。2011年,三门镇、雷打石镇划入后,天元区先后投入20余万元,着重对两镇的设备进行添置和更新。通过更新升级,三门镇、雷打石镇站点设备完好率由原来的29%上升到90%。三是经费保障到位。出台《关于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的意见》,站点维护、教育培训、活动保障经费、奖励经费由区财政全额承担,站点设备更新经费、站点操作员补助经费在全市率先实行“四三三”制,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按照“四三三”比例承担,同时,镇(街道)财政每年投入远教工作经费不少于1万元。
二、在“管”字上下功夫,着力建立一流机制。以“规范制度、加强培训、建强队伍”为宗旨,我区建立“三抓三强”机制,促使远教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管理轨道。一是抓机制强组织。着力构建“区领导联点、镇(街道)主抓、村(社区)负责”的远教联点管理机制,签订远教工作责任状,着力破解“管不好”难题;创新建立“财政预算部分保障、自留党费切块支持、对口单位支持补充”,有效突破经费不足瓶颈;出台《天元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考核办法》,细化细则,量化考核,为全区远教工作管理提供标尺。二是抓关怀强培训。率先在全市建立站点操作专项补贴制,制定远教操作员关怀制度,加强远教操作员培训,着力调动操作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举办远教比武大赛,通过“比技能、比操作、比运用”,以培促学、以赛促用。三是抓队伍强配备。将远教操作员与“一村一大”和“大学生村官”管理相结合,着力解决“兵不强”的问题。建立“一村一大”奖励制度,鼓励操作员参加“一村一大”学习。建立“传、帮、带”机制,大学生村官负责1个村,帮培操作员,帮带1个村。同时,招募远教志愿者1543名,担任远教站点业务指导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90%的站点操作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三、在“学”字上下功夫,着力营造一流环境。一是在教育对象上求“广”。为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天元区将单一的党员教育学习拓展到全民教育,拓展远教受惠群体,扩大远教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送“教”上门、学习辅助、树立典型等方式,着力拓宽学习培训范围。如今,天元区涌现出湘云社区农民党员殷水安、高塘社区罗平、合花社区周水强等一系列学用典型。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求“精”。坚持“需求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采取“菜单式”学习方式,推广“学用基地+课堂+农户”的模式,打造“精品”远教学习站点,让学有所需、学有所用。以湘云葡萄园基地为依托,配套建设高标准的远程教育培训室,建成集学用、培训、休闲于一体的学用基地型远教站点,湘云葡萄园基地已打造成全区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和培训教育基地。同时,马家河镇太高社区成为全区养殖学用实践基地,群丰镇长岭社区成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雷打石镇铁篱村成为蔬菜种植学用实践基地。三是在教育形式上求“活”。紧紧抓住城乡同治和文明创建契机,我区以远教为平台,着力创新学习形式,将远教课堂办成“活力课堂”。嵩山路街道开办了“网络课堂”、“网络讲座”、“学习超市”,为社区居民提供知识点播、上网浏览、课件传递等服务。泰山路街道借助远教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平台,推动读书活动。群丰镇根据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的实际,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市场需求等信息。马家河镇为干部群众提供法律法规、体制改革等信息,有效化解征地拆迁带来的社会矛盾,推动“征转分离”试点工作的开展。三门镇和雷打石镇通过“送学”方式,将“农村远教课堂”办在田间地头。
四、在“用”字上下功夫,着力提供一流服务。为发挥远教作用,天元区着重突出“用”,真正做到学出效果,用出效益,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中受教育,在用中得实惠。一是用在基层党员组织生活上。天元区将远教学习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开展“远教服务党建”主题学用活动,让远教平台成为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站”。 二是用在培养“新型农民”致富上。为使远教成为引导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天元区将学用与生产、远教平台与学用示范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远教致富的新路子。充分利用远教学用示范、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养殖学用实践等示范基地作用,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使远教成为促进群众增收的新载体。如今,全区在葡萄、蔬菜、西瓜、牲猪等产业重点村培养了大批产业大户,先后培育出湘云葡萄、合花无公害蔬菜、月形绿芦笋等一系列拳头产品,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三是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作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湘滨、旗云等村站点新装投影仪后,定期下载电影播放给村民观看,成为“农村电影院”;长岭、湘云等村操作员学习文化共享资源库里的歌舞课件,早晚带领大家学习舞蹈,村妇从“麻坛高手”变成“舞林高手”。湘银社区利用远教平台,举办社区邻里节,促进社区文化,拉近邻里距离,天元区的远教平台已成为群众文化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