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联村地处攸县新市镇西部,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全村26个村民小组,1081户,2726人,现有党员86人,耕地面积1129亩,山林4000亩,水塘60口。自2004年建站以来,新联村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这一目标,坚持建管并举、学用并重,把远程教育与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群众致富本领有机结合起来,抓好教学管理,深化学用工作,积极服务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远教工作管理
新联村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坚持把开展远教工作作为提升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来抓,使远程教育这一有效载体更好地发挥作用,不断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一是制度健全。根据县委远教办的统一要求,新联村制定了站点管理、设备操作、学习使用等各项工作制度,积极落实远教室“五防”措施,所有制度牌做到全部上墙,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二是管理到位。成立了的新联村远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村书记主抓远教工作,安排了远教专项经费,配备了专职远教管理员,每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次、个人学习8次以上,并及时做好了学习记录。
三是设施齐备。根据站点教学需要,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成了标准的党员活动室,接通了宽带互联网,添置了投影仪、打印机等远教设备,为开展远教学用工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设施保障。
二、调整产业结构,助推群众致富增收
在开展远教工作过程中,新联村始终把发展致富放在第一位,引导农民群众围绕“富”字做文章,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找准致富路子,实现增产增收。
一是规化生态农业。新联村党支部一班人立足村情实际,发挥山林资源丰富优势,制订“生态立村”的长远规划,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平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远教技术支持,定期组织村民进行生猪养殖、果木栽培等一系列实用技术培训,主动联系能源部门引入沼气项目,动员村民建设好各家的“三园”(果园、花园、庄园)。目前,全村全年出栏生猪3万头,修建沼气池255个,户均拥有“三园”两亩以上,逐步形成了“猪-沼-果”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二是建立农业基地。新联村充分利用本地自然条件,通过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育引进优良品种、培植农业专业户等措施,创建了一批有影响、上规模的农业特色基地。通过网上招商,引进了一家投资近千万元,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饲料加工、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东方红畜牧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全村水田全部实现早优晚杂交并建立了600亩水稻制种基地;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植各类专业养殖户120户。目前,全村已建成1000亩优质稻、2100亩油茶林、30000头良种牲猪、20000羽麻鸭、10万尾商品鱼等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以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三是发展劳务经济。针对田少人多、劳动力过剩的现状,新联村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依托远教站点创办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切实提高了农民外出致富的本领。如今全村在全国各地拥有的士103台、店铺84个、建筑队4个,全年创造纯收入300余万元。与此同时,新联村依托村里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玄武岩矿产资源,先后引进了湘龙竹木、强远玄武岩等4家知名民营企业,为村级经济的发展装上了强力助推器。
三、狠抓教化宣传,提升党员群众素质。
新联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发展理念,以创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和全省文明卫生村为契机,狠抓宣传教化、教育培训工作,大大提升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新联村充分利用站点资源优势,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让好政策惠及千家万户;邀请远教专家上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全村村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每月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使村民人人学法、懂法、用法。
二是实施“四化”工程。新联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全面推进住宅美化、村庄绿化、路渠硬化、环境净化的“四化”工程。全村建设花园式庭院230多个;路旁、屋旁、渠道旁都栽上了常青绿树,宜林地绿化率达到了100%;硬化
三是创建文明村庄。新联村利用远程教育学校、计生法制学校和文明卫生教育学校等平台,向村民开展了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引导村民敬业勤奋,遵纪守法,规范行为,和睦互助,争当“五好”文明家庭、争做文明公民。近年来,通过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新联村连续8年无民事纠纷上访,连续30年无刑事案件发生,连续10年无计划外生育,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卫生村”、“市五好党支部”、“市五好站点”等光荣称号。
四、深入开展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新联村充分利用远教场所和站点设备,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类娱乐健身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文化水平,增强了村民的身体素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建立各类文艺活动队。新联村组建了农村腰鼓队、女子龙灯队、歌舞演唱队、民众太极拳等农村文艺活动队伍,通过远教平台观看丰富多样的文艺节目,采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编排,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宣传文明新风,进行法制教育,使村民在一场场充满趣味的教育课堂中学习法律知识,形成学法、懂法、用法的崭新局面。
二是加强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整个村庄的品位和形象,新联村通过自筹经费建成了村级文化宫、影剧院、篮球场、休闲厅、图书阅览室、乡村公园等,为广大村民提供了许多休闲、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让村民过上和城市一样生活,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实惠。
三是深化“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活动。新联村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深入开展“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活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新联村与县政府办结成共建对子,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和结对单位人力资源,扎实抓好了礼仪教化、洁净家园、济困维安、联合办公和五基规则五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优化了村民生活环境,确保全村各项工作扎实高效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