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3万。盛产陶瓷和花炮,被誉为“中国陶瓷花炮历史名城”,素有“瓷城”之称。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28.4亿元,县域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中部十强、全省四强。目前全市有非公有制企业1801家,个体工商户14800户,其中规模企业471家;从业人员30.2万人,其中党员5616人。全市非公经济组织2011年创税占全市税收总额的80%,撑起了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近年来,该市积极创新形式,加强非公企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助推非公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效。
一、抓组织领导,促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工作“有位”
1、完善组织机构。按照“活化形式抓组建、量化标准抓阵地、强化管理抓制度”的要求,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原则,该市非公企业成立党委2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89个、联合党支部12个,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党组织在行业、系统、区域的全覆盖。参照村级、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各非公企业党组织相应成立党员教育工作的机构,由党组织一把手负总责,由非公经济组织所在乡镇、街道党教负责人具体指导,配备专人、配置设备,融入该市党员教育体系。
2、培育骨干队伍。一方面,选准配强非公经济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采取组织推荐、公开选聘等办法,把会管理、善经营、有党务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选配到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岗位。大力推行“村企合一”,引导部分优秀的村党组织负责人担任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另一方面,不断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人员和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特别加强队伍自身教育及从业管理规范教育。近年来,该市组织每年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党员教育管理操作员业务提高班等教育培训活动,逐步练就了一支能力强、效率高的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操作队伍。
3、构建基础阵地。近年来,该市坚持市委领导、企业引导、支部主导,市、乡镇及企业共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员教育阵地建设。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全面实现“三个有”:有专门的、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了企业党员管理台帐;有齐备的党员电教设备,包括电视机和党教专题片;有健全的党务制度,包括“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
二、抓方式转变,促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工作“有味”
1、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按照分级负责、分层教育的原则,由市委组织部和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分层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在传统的课堂授课与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启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党员教学交流方面开设了“醴陵非公企业党员教育QQ群”和“醴陵非公企业党员教育论坛”,方便全市非公企业党员群众沟通、交流、共享。
2、普遍和个性相结合。该市始终注重开展非公企业党员的普遍性党性教育活动,将政治理论作为非公企业党员党性教育的重点,包括:中央、省、市党委全会精神,中央、省市党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及有关政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非公企业党员,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接受习惯,将非公企业党员能力培育工作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的党员群体设计指向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重点在市场经济理论、社会管理方法、从业技术能力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教育和培训。
3、正面和反面相结合。该市不断加大以制度促典型、以推荐评典型力度,树立非公企业学用典型和党教先进,用先进人物和生动事迹感化党员,激励党员,带动党员。结合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非公企业党员到李立三同志故居、烈士陵园等地参观学习,缅怀先烈、净化心灵。适当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分批组织广大党员到市检察院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参观学习,以触目惊心的反面典型触动党员,警示党员,促进党员严格自律。
4、生动和严谨相结合。该市积极创设“为企业所需要、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党教活动载体,增强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争创“五好”组织、争当优秀员工、争创一流业绩,树党员新形象的“三争一树”党员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了“与企业同呼吸,为党旗再添彩”演讲比赛、职工“技术大比武”等大型活动。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在醒目位置公布党员的姓名、职责和相片,亮明“身份”,让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候站得出、危难时候豁得出”,。
三、抓有机结合,促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工作“有为”
1、与构建企业文化相结合,凝聚企业员工力量。通过党员教育工作与培育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发挥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的优势,调节员工心理、改善劳资关系、维护劳动权益等,达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目的。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党组织的指导下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采取职工拿出每月工资的1%,企业工会相应配套的方式,设立了专项职工基金,2011年职工基金解决困难职工生活和医疗费5万多元。阳东磁电有限公司根据党组织意见,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出台了系列措施,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的后劲,现已成为全国电瓷出口骨干企业。
2、与加快科学发展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壮大。非公企业党组织始终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中心,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抓党员教育。时代金属有限公司通过“狠抓教育培训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教育计划,实现了公司关键部门负责人全部是党员,公司“参与决策有支部,关键岗位有党员”。以党员为核心力量的研发团队连续作战,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500公里高铁动车冷却系统”、“9600KV机车散热器”等一系列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研发成果,以先进技术赢得了市场,为公司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深感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党员教育作为企业最大的财富、最好的资源、最亮的品牌。
3、与构建社会和谐相结合,引导企业强化社会责任。督促和教育企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帮助弱势群体,有效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229家非公企业与全市140个村开展了“企业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围绕产业延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等重点,投入资金2692万元,实施项目160多个,解决农民就业22516人。新世纪陶瓷有限公司在党支部的倡导下,积极反哺社会,为当地兴学助教、道路畅通、天然气贯通工程和扶危济困等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捐款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