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一中 陈小涛
通过观看历史文献片对党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有作用吗?带着这个疑惑,我于6月24日、25日观看了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片中一幅幅感人的历史画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声音,令人心潮澎湃,摧人泪下,给人的心灵以洗礼,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是一部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电视剧,它振撼了人的心灵,给人以启迪,对于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坚定信仰,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信仰指引共产党人推翻旧世界
近代,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救广大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挽民族于濒临灭亡之际,不少志士仁人进行了无数次艰难探索,然而,各种运动和主义都不能救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才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感召下,中国共产党人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共产党人为了坚守的信仰,为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澎湃、方志敏、夏明翰、张思德、董存瑞、刘胡兰等一大批不怕死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现这一信仰——建立一个新中国。正如方志敏烈士所说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群众就是支持他们奋斗的地。为了信仰而奋斗,“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正是有一大批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不顾一切地向着目标前进,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二、信仰激励共产党人建设新中国
共产党人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共产党人自强不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祖国的召唤下,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钱三强等一大批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祖国,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做出了巨大贡献。信仰是“一团火”、“一滴水”,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把人民、祖国放在心中,为建设新中国他们用生命去践行信仰,涌现出了谷文昌、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甘祖昌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正是在他们的激励和带动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信仰支撑共产党人开创新天地
东欧巨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变了颜色,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这给中国共产党敲响了警钟。面对复杂的世情和变化的国情、党情,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坚守自己的信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地提出实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不改革没有出路,只有改革,才能开辟一片新天地。广大共产党人积极响应,身体力行,带头实践。涌现出了吴仁宝、沈浩、蒋筑英、许振超、郭明义等一大批改革先锋,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忘我地工作,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们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正朝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目前的改革正进入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突发期,我们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还很多,这提醒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难。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有些意志不坚定的共产党员忘记了在党旗下的誓言,丧失了信仰,沦为了人民的罪人,如成克杰、王宝森、胡长青等之流。今天,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守信仰,毫不动摇地推进各项改革,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地努力。
作为革命老区的共产党人,我们更不能忘记革命前辈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的艰难岁月,当时我们炎陵就有三万多人为了新中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永葆革命的青春,积极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为把炎陵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