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炎陵县国税局水口税务分局党支部 刘小林
看了大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印象最深的是三句话:“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为了什么?身后留下什么?”这三个问题,是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国税分局的党员干部,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肩负着为民收税、为国聚财的重任,更应当经常思考这三个问题。
“入党为了什么?”
我认为入党是为了践行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信仰是人生奋斗的精神动力。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终生信仰,并为之前赴后继,奋斗不息。
在新时期,共产党员信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谋利益。
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理解革命前辈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终生;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懂得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意义;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自觉地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让一辈子成为永远!
“当干部为了什么?”
我认为当干部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也是新的时代特征。为人民服务是历史的、具体的,它体现在关心人民疾苦、解决人民困难、为人民办实事和实现人民的利益上。作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践行好科学发展观,抛却私心杂念,摒弃官本位思想,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上,把自己务实的作风和服务的精神倾注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的实践中去,这样,才无愧于做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
当干部是为了更好地强化责任意识,履职担责。责任是压在我们肩上的一付担子,责任是系在我们心头的一个标尺,让我们每刻觉得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尽职。责任有大小、有轻重,但相同的是,都需要一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乐于奉献的赤子之心。周恩来总理讲过一句这样的话:当干部,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做干部,就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甚至要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去不断磨练自己履职担责的胆魄。一个岗位、一份奉献、一名干部、一份责任,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有敢言会做、敢当会干并忠实地服务群众、造福百姓,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无愧于党员干部这个身份,才不会辜负党和人民之托。
当干部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才华,投身建设。在对待工作与事业的关系上,大体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付出劳动,获取报酬,维持生计;一种是把个人的工作与国家的事业联系起来,工作中不满足于当前的成绩,努力创新,全力去干,力求为社会多作贡献。在这个问题上,我选择后者。作为党员干部的命运已经与党和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们已没有向社会索取、向国家要名利的权力。我们手中哪怕有一点点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手中的钱也是人民给的,我们所剩下的唯一的事就是要把全部精力和自己的知识才干投入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建设中去,投入到建设一个实力较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新炎陵的洪流中去。
“ 身后留下什么?”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国税党员干部,并不要求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但是应当时时问问自己,每天到底做了什么?人的能力有大小,做出的事业也各有不同,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人生规划,实现不同的阶段目标。比如杨善洲,当地委书记时勤政廉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穿草鞋下乡,下乡还缴伙食费,把“方便”的前门为群众打得开开的,而把“私利”的后门堵得死死的!当杨善洲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没有将余下的光阴浪费在闲暇中,而是不畏艰难险阻,在荒山上开辟一片绿洲,营造一个绿色银行!最难能可贵的是,杨善洲同志将他亲手营造的绿色银行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女后代,而是捐给了国家,留下了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我们在税收工作中,应当踏实工作,忠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此外,要学会思考,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善于沟通、善于总结,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