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区委庄重承诺,力争提前完成余下的征地征收任务,切实把创先争优意识转化为推动石峰发展的自觉行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7月3日,是石峰区“创先争优作贡献·建功立业促发展”表彰大会召开的日子,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代表,九郎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程月良在会上作表态发言,并郑重地从区委书记罗伟手中,接过了耀眼的奖牌与5万元一等奖奖金。
支部围着项目转,党员盯着项目干
刚刚年过半百的鲁君实,原本可以悠然自得在“二线”,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毅然响应区委号召,来到了株洲轨道交通千亿产业园区征地拆迁第二项目部任党支部副书记,这是石峰区21个重点工程项目支部之一,是不折不扣的“一线”。两年时间,鲁君实和他的同事们一道,累计组织拆迁房屋143户(154栋)、拆迁房屋面积32848㎡,却没有出现一起违纪投诉,没有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今年“七一”前夕,他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区项目建设服务明星”!
初夏的石峰,已然成为一个热火朝天、车水马龙、风生水起的项目建设“大工地”。在今年全市“项目建设年”部署的99项重点工程中,石峰区占据21项,总投资近237亿元。除了湘江金属物流城、亿都豪生酒店等三产业项目外,还不乏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这样总投资过百亿元的二产项目。这些项目涵盖石峰区“南提、北拓、西进”三大工程,关乎五年再造一个新石峰的目标能否实现。
1000多名来自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各条战线的党员,按照区委、区政府“重心下移、位置前移”的要求,陆续充实到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一线。为充分展现党员的“先”与“优”,凝聚齐心协力、共创大业的强大力量,区委大胆打破原有建制和条条框框的限制,按照“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活动”的原则,在重点工程项目部组建党支部,带领党员成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排头兵”和“顶梁柱”。
“建支部、给目标、加压力,党建‘三部曲’是重点项目一线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推动器”,石峰区委组织部邹展晖部长这样向记者介绍个中秘诀,一线需要什么,组织部门就提供什么样的党建服务;中心工作需要什么,创先争优就围绕什么主题开展实践。“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党建与项目建设的有机结合,让枯燥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焕发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区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的工作方案》和《“创先争优作贡献·建功立业促发展”系列评比表彰办法》及评比细则,区财政拿出100万元集中表彰“三大战役突击先锋”、“项目建设服务明星”、“民生实事实干标兵”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结果则直接与年度政绩考核、个人嘉奖记功挂钩。其中受表彰对象具有干部身份的,优先提拔重用、优先晋升职级;受表彰对象为村(社区)书记、主任的,优先推荐为公务员定向选拔录用对象。
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全区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打破了原来风平浪静的局面,营造了学习先进、激情干事、奋争一流的良好氛围,将全区创先争优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中央和省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先后刊登了石峰的经验介绍,“支部建在项目上”,成为石峰区乃至株洲市的党建品牌。
旗帜插在工地上,本领比拼在园区
石峰区的党员干部都清楚地记得区委书记罗伟的一句嘱托:“发展机遇来之不易、稍纵即逝,我本人‘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希望全体党员干部向我看齐!”在他的带动下,全区各项目指挥部自觉实行“五加二,白加黑”作息制度,党员干部抢先冲上了经济社会建设主阵地,冲上了园区项目攻坚主战场,苦活累活干在前,急难险重抢在前,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真正含义。
这次表彰的“园区突击先锋”,铜塘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新山,是清水塘工业区征地拆迁指挥部第一项目部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承担了株洲垃圾焚烧发电、港区作业区、湘江金属物流城等诸多项目,都是有利改善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总投资达7.3亿元,征地拆迁面积为325亩。一时间多个项目同时上马,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是项目党支部将来自不同单位,从事征地拆迁工作的党员结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学习征地拆迁的政策法规,探讨依法拆迁的工作方法。
项目党组织还建立了“一项重点工作、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份进度表、一张责任状、一套考核机制”的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实事)早启动、早完成、早见效,在服务大局中着力提高项目建设和执行落实能力。建立了重点工作定期督查机制,实行一月(季)一督查、一月(季)一通报(公示)、一月(季)一点评,督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高工作效率。
记者手中有这么一则数据:2012年1至6月,石峰区完成GDP125亿元,同比增长13.1%;财政总收入5.97亿元,增长58.6%;规模工业增加值102.6亿元,增长1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增长3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1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925元,分别增长15%和20%。这一连串“逆势飘红”的数据,是石峰区党员干部激情干事、热情创业的充分证明,更是全区广大共产党员交上的一份关于创先争优的圆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