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岳塘区建区20周年。20年来,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岳塘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现在,岳塘人民正朝着“进军全省五强,实现城乡一体”的宏伟目标奋进。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湘潭日报、湘潭在线集中推出岳塘区的系列报道,充分展示该区建设成就,激发全区人民建设热情,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岳塘区现有346个党的基层组织、9613名党员。建区20年来,岳塘区积极抓党建、促发展,深入开展各种党建主题活动,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突出惠民服务,增强凝聚力
陈树林是岳塘区霞城乡和平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党员,他多年来乐善好施。2012年春节前的一天,陈树林将10000多元钱委托村干部送给村里困难群众,让全村20余户贫困村民过了个好年。因长期行善,他先后10余次获得乡、区两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被评为乡、区、市三级“农民群众满意的农村党员”、“一创三满意先进个人”。
如今,类似陈树林这样的善举正被岳塘区许多机关企业的党员干部变为自觉行动。今年4月,岳塘区实施“百千帮扶工程”,组织一百家企业、一千名机关干部与一千户困难家庭结对,开展“扶贫帮困交朋友、出力传技送点子”活动。帮扶重点是改制企业较多的社区或地区。现在,该区又积极落实全市“千万帮扶工程”行动。通过健全台账,加强调度,该区目前已结对帮扶1026户,确保“帮扶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20年来,岳塘区始终把民生工程摆在党建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为民服务,切实解决百姓诉求。在去年以来开展的“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中,全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2.14万余名、企业72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3000余条,切实解决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三就”(就业、就学、就医)、“三救”(救危、救困、救急)、“三通”(通路、通讯、通水)问题410多个。3年来,捐资捐物帮助辖区困难居民群众,总计3000余万元。
推进创先争优,提升向心力
近年来,岳塘区充分借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建设“三产聚集区、宜居核心区、文化样板区、两型示范区”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红袖章”工程、“三民”行动(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主题活动,有效激发了全区各领域、各行业齐争共创的热情。
全区各级党员干部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诚心诚意征集、积极承诺整改、跟踪问责问效。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通过选学标杆、开展竞赛,作风有了新改善、群众有了新评价。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与项目、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群众满意度连续3年在95%以上。
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创先争优的典型单位和个人,其中,中洲路街道成为省级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建设路街道霞光社区成为全省老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现场观摩点。许月华、袁术芳、蒋云全、袁春坚、颜多富、李跃武等一批先进个人先后成为国家、省、市各级推荐学习的典型。
推进“两新”党建,激发创造力
中共湖南九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卓坚深有感触地说:“党组织的力量助推了企业发展。”通过建立党组织,这家民营企业,实现了党组织壮大和企业上升轨迹的同步。2009年4月,九城集团成立党支部,后升格为党委。到2012年4月止,公司党员人数由最初的13人发展到92人,先后建立了5个党支部。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公司的内部管理、服务质量、业务总量实现了飞速提升,分公司从零拓展到16家。
岳塘区大力推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他们坚持“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提高一个”的原则,保证组建工作成效,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2012年7月,该区又决定在全区开展“百日集中组建行动”,力争“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达到应建尽建,努力实现十八大前“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目前,全区已新组建非公党支部(总支)105个,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全部建立了党组织。迅达集团推行“党员津贴”、盘龙集团建立“助学基金”等创新做法,作为岳塘区非公党建的特色做法,被广为宣传。
首创“大党工委”,夯实基层力
岳塘区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010年11月12日,岳塘区率先在建设路街道成立了全市首家街道大党工委,吸纳了10个辖区单位各类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党工委班子,推行“321”区域党建工作运行模式和“四共工作机制”,形成区域内各级单位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党员数量多了,以往街道直管的党员只有848名,各成员单位党员统筹纳入区域化管理后,直管的党员现在达到1862名;服务范围大了,党建工作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每个成员单位;党建活动新了,活动有了新内容,社会管理有了新突破。
2012年3月26日,在全省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试点工作会上,建设路街道“大党工委”的经验被重点推介。
扎实有力、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岳塘经济社会的发展。岳塘区今年上半年实现GDP97.8亿元(含高新区),同比增长12.4%。财政总收入从2009年的5.4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71亿元,增幅达到96%,今年上半年达到6.7亿元。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3元,同比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748元,同比增长21.8%。
党建工作正成为引领岳塘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把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到“三圈”、“三带”、“五区”的发展思路上,为建设三产聚集区、宜居核心区、文化样板区和“两型”示范区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