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多措并举推基层组织建设年见实效

文章来源: 中共邵阳县委组织部  时间: 2012-09-11 10:10

今年来,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相关工作上台阶、见实效,邵阳县从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加强、活动载体的创新、整改方式以及示范点建设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县上下形成了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的良好氛围。

一是抓阵地强保障。坚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倾斜在基层一线的理念,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建设缺经费、少场所的问题。县财政投入995万元,对199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和设施配套,各乡镇以奖代投配套资金1万元,县直机关联点支援建设资金0.5-1万元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每个乡镇列出了3-5万元、县直机关列出了1-2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列出了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落实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费用;借助“手牵手”互帮互促活动,使村级经费保障达到了5万元以上。

二是抓组织全覆盖。重点对55个后进党组织及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指导近三年未开展换届的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班子换届,增设了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地税局、县国土资源局等9个单位党委,撤并了县轻纺行管办党委,建立了团县委、县体育局2个正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党组,撤并了一批人口数在300人以下的行政村、园艺场、茶场以及党员人数不足3名、单位破产、党支部软弱涣散、党员居住分散且不便管理的基层党组织。选派了115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110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科学发展指导员”,对全县“较差”和“一般”的后进党组织进行集中帮扶。深入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各基层单位采取实地观摩学习、“手牵手”互帮互促,邀请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上辅导课等方式,举办各类辅导培训班88期,对全县3万余党员都进行了轮训,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广大党员在处理日常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

三是抓载体增活力。坚持推行“阳光行动、领雁行动、活力行动、贴心行动、安宅行动、龙头行动”,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创新发展。以“三清三争,三上三进”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活动的开展。“三清三争”即:清醒头脑、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清净心灵、争做道德上的文明人,清白为人、争做生活上的廉政人。“三上三进”即:知心访谈上户头、努力增进群众感情,授业解惑上心头、努力改进工作方式,身体力行上地头、努力促进作风转变。同时,开展了基层党组织“联亲结对”互帮互促活动,深化“干部论坛、联谊交流、干部挂职互育人才、产业协作促发展、面对面交情、土郎中进村帮民富、请上来走出去、实心办实事工程”等活动,促进了基层党组织联姻,增进交流、加快发展、实现共赢的目的。同时,在机关、社区、学校、“两新”等党组织中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党建工作一线抓,先进典型一线树”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先锋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抓整改见实效。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对各级党组织进行了分类定级,确定了250个“一般”和55个“较差”后进党组织作为重点整改晋位升级对象,各级党组织全面制定了整改晋位升级方案和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方案,做到了整改要求、整改目标、整改任务、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六明确”,建立了整改晋位升级台帐和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台帐,有力的推进了整改晋位升级和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目前,全县后进党组织整顿工作有序进行,调整优化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处置了5名不合格党员,全县基层党组织整体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后进变先进、难点变亮点”的跨越。

五是抓示范建机制。坚持和完善了常委联系乡(镇)、党委(党组)书记联点(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党员激励关怀帮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工作机制,14名县级领导带动各级干部打造党建示范标杆186个,乡镇场党委按照基层党组织数20%的比例择优培育党建示范点,建立现场观摩学习基地10个。在22个乡镇场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组建了村监委班子656个,设立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和意见箱,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进一步健全了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了困难党员、创业党员、外出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发出党员关怀基金募捐倡议书一份,各级党组织为每名困难党员帮扶解决经费300-500元,为创业党员送出各类书籍3500余册,致富信息900余条。进一步细化了《基层组织建设年考核细则》,将党建责任状层层签到支部,坚持一季度一自查,半年一考核,下发督办令等办法,压茬推进各项工作。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