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为农村发展护航

文章来源:  时间: 2012-09-25 09:01
  走进湘潭农村,一条条廉政警言、一个个廉政宣传栏、一堂堂廉政讲座,似怡人的清风拂面而来;

  每季每月公开党务村务信息,进而带动办事公开,让“大公开”的阳光普照田间地头;

  试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为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搭起“阳光监管”平台:

  ……

  湘潭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湘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以百姓满意为标杆,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如今,在湘潭广袤的农村,“廉”花开正艳,“廉”果正飘香,湘潭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收获满园芬芳。

  教育防范 吹起“清正之风”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湘潭将廉政教育触角不断向农村基层站所、村组村民延伸,以《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简称《规定》)的贯彻落实为契机,通过课堂讲廉、文化倡廉、荐书促廉、检查督廉,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

  课堂讲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肖克和亲自到凳桥村给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上廉政课;湘潭县、湘乡市、雨湖区等组成党风廉政建设宣讲组面向农村基层开展宣讲40余场,各乡镇、村干部2000多人聆听了宣讲报告会;市、县两级还分别举办了村书记和主任培训班,集中学习《规定》,开展勤政廉政专题教育。

  文化倡廉。全市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和宣传窗等多种载体,开设《规定》学习专栏,宣讲廉政警语和廉政小故事,创作、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腐倡廉节目。湘乡市以宣传《规定》为主题,开展“清风漾龙城”廉政辩论赛。湘潭县石潭镇等推行廉政示范村建设,举行一年一度“廉政文化艺术节”,使“廉洁村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荐书促廉。韶山市、湘潭国家经开区等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纪检监察法律法规等知识编印成册或编入工作手册,向乡镇和村干部发放。岳塘区大力开展“五书”工程活动,向基层干部赠送廉政书刊。湘潭县以村“农家书屋”为依托建设了645个 “廉政书屋”,在农村基层营造了一种“思廉思进”的文化氛围。

  检查督廉。全市开展了贯彻落实《规定》情况的专项检查,3882名乡镇机关干部围绕遵守廉洁履职方面的“19个不准”、1.9万名村组干部围绕遵守廉洁履职方面的“22个不准”逐条进行了对照检查。雨湖区采用搞双测、听汇报、个别谈、查资料、实地看等5步工作法开展专项督查,对乡镇班子成员、站办所负责人、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掌握《规定》的情况普遍进行一次闭卷测试,确保知晓率100%。通过广泛深入的廉政教育,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意识不断增强。昭山示范区乡镇基层干部一年半时间累计汇缴9.9万多元红包礼金至区非税专户,上交高档烟酒、礼品价值约2万余元。

  改变作风 时刻叩问“民心”

  湘潭在大力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基层干部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

  湘潭县排头乡号召全乡干部进行“爱民实践大走访”,通过走访调查“听民意”,集中服务“解民难”,健全机制“保民安”。尤其是乡里开展的“信访连心桥”工程,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接访为约访,变管理为服务,变堵访为疏导,将各类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岳塘区则聘请16位大学生村官担任“纪检信访特派员”,深入群众听取诉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据了解,全市各级基层组织转变观念,组织广大干部到群众中去,主动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困难,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此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为畅通基层信访渠道,全市市、县两级均成立群众工作部,各乡镇(街道)设立了群众工作站,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室(组),形成“四级联动”的群众工作平台。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全市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服务农村群众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700多个。

  新试点 让“三资”在阳光下运行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资金大量投放到农村,土地、山林权属转让等资源交易行为也日益频繁。但大部分农村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存在底数不清、监管不力等问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湘潭在湘潭县、雨湖区、湘乡市等地,积极试点推行农村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努力为农村公共资源交易搭起“阳光监管”平台。目前,全市9个乡镇已实行。

  湘潭县在谭家山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试点工作。该镇首先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并设立“三帐三簿”实行台账登记。凡有资产资源交易全部都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和规范的招标竞标流程。这样不仅确保了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而且预防了腐败滋生,达到了事业发展与干部廉洁的“双赢”效果。目前,该交易平台已完成交易5起,交易金额达90余万元。今年,湘潭县还在排头乡、易俗河镇、云湖桥等6个乡镇推广“谭家山经验”。

  因地制宜,全市其他地方以清产核资为基础,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规范管理为目标,拓展了“三资”管理的范围。如岳塘区制定了农村“三资”管理办法,对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小额工程建设的管理作出详尽的规定;湘潭国家经开区对所辖农村逐村进行清产核资、登记造册,将农村资产统一纳入园区国有(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确保实现资产增值。

  严“查”不贷 对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说“不”

  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国土、计育、农电、教育等行业收费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坚决制止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今年全市各类学校清退农村乱收费总额达450万多元。

  为确保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农村工作部牵头,以明查暗访、跟踪督查等方式对农民各类补贴资金发放、农机购机补贴、农资质量、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查处违纪案件5件6人次,有效制止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

  全市还加强了换届监督检查。在2011年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集中换届过程中,全市各乡镇组织对97%的村进行了财务清查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处违纪资金130万元,查处违纪党员干部5人,将审计结果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确保了换届风清气正。

  据统计,各地不断加大涉农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加强农村基层信访工作,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7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79人,受理信访举报364件,办结信访举报356件,纠正和处理问题478个。

  加强民主 规范权力运行

  “不合理的支出,数额再小也不能报销。”日前的一个下午,在湘乡市东山街道办塔子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胡主任边说边打开村账本。账本上从几元到几十万元钱,一笔笔收支都清晰记录在册,每笔收支的最后,都有村监会成员的审核签名。

  像这样的村务监督例子,如今在湘潭各个村落都可见到。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对村务公开、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干部廉洁履职等方面的监督,强化对村干部行使权力的约束,规定对未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的票据,不得入账报销。目前已有1694个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占比九成以上。

  这是湘潭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中的一个亮点。为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权力高效透明运行,湘潭还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全市1700多个乡镇(街道)、行政村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覆盖率达到100%,这些基层组织纷纷建立了以党务公开为龙头,带动村务公开、办事公开,形成了互相促进、协调运转的“大公开”工作格局。

  湘潭还在韶山市开展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试点工作以权力运行动态公开为核心,以强化监督制约为保障,积极梳理职权职责、权力运行流程,制定权力公开目录,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让市委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系列正在农村如火如荼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如阵阵清风,吹遍湘潭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如今,走在湘潭农村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群众对村干部意见少了,满意度高了;村级组织矛盾纠纷少了,运转规范程度高了;村民信访举报少了,合力抓发展的劲头高了……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