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按照“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服务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党的精神就传播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办法和措施,通过创造性推出三个“1+3”模式,从而有效探索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机制。
一是建立一张流动党员信息跟踪卡,做到三个必访。永顺县对每个支部外出党员建立一张流动党员信息跟踪卡,将支部所有外出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务工单位、联系方式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安排专人,与流动党员定期保持电话、书信联系,并做到“三个必访”:一必访到家,即对长期外出的党员,安排一名支部委员上门访问情况;二必访到厂,即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务工党员,定期向他们的工作单位由党支部发一封调查函,访问党员的现实表现情况;三必访到人,即通过电子信箱、电话、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工具,经常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加强与他们的沟通。
二是发放一份《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到三个了解。永顺县扎实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并提醒外出流动党员必须持证离乡,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登记报到。为了保持与流入地党组织的经常沟通联系,做到三个了解:一了解持证流动党员是否到流入地党组织登记报到;二了解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情况;三了解流动党员到流入地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
三是制定一套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激励制度,设立三个奖。一设“表现进步奖”。通过对原来表现一般的党员,外出后发展变化情况的调查了解,在思想上、行动上、发展业绩上、技术进步上有明显变化的流动党员进行评比表彰,激励那些保守落后的党员积极追求进步。二设“无私奉献奖”。对那些把技术、资金、信息等个人拥有的资源无偿投入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的党员,实行一年一评比,并授予“无私奉献奖”称号。从而鼓励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有致富经验的党员回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三设“突出贡献奖”。对那些在外创业过程中建立了一定信息库、资源库、关系库的流动党员,引导他们帮助家乡揽人才、引项目、募资金,促成了相关科技人才落户家乡发挥作用,引进相关发展项目落户家乡促进发展,募集一定资金帮助家乡改善环境,作出突出贡献的,进行专项表彰。通过采取系列激励表彰措施,从而有效激发了流动党员在外行动上树标杆,工作上创业绩,形象上当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