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杨家军,排头勇向前。作为历史上杨家军的后代,现任思聪乡党委书记杨军同志始终把“创先争优”作为推进事业进步的最高要求,敢于置身涡流,迎难而上;敢拼敢搏,力争上游;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在自己人生的目标上,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超越。他1991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界首镇、枣市镇和思聪乡担任过副镇长、乡(镇)长等领导职务,2009年8月担任思聪乡党委书记。无论在哪个乡镇,在哪个岗位,他都是把自己当作是建设、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一心为民,潜心工作,工作业绩非常突出。他是一个优秀的党委书记,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是争赶上游的追兵
2009年8月,杨军从乡长位置上走上了思聪乡党委书记的岗位。作为党委一把手,他深感责任重大,尽管以前行政工作已有了很好的基础,但他头脑清醒冷静,知道自己与其他很多有经验的乡镇领导还存在很多差距。他坚持要做一位追兵,坚持把经验清零、知识清零、思想清零,把学习摆在首位。他非常注重对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履职能力。为了实现思聪乡“工业强乡,融城入乡”的目标,他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啃了大量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书籍,如城乡规划法、财税政策、国土资源法等,在全县乡镇率先运用市场运作的理念购买处置了原炎陵中转站的土地,打开了思聪老虎山城市建设的新局面,为全县乡镇城镇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为进一步提升自己,他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先后被派送到市委党校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副处级公开招考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注重向社会实践学习,博采众长,提高工作能力。能十分谦虚的向上级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干部学习,注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了中心组学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独特的见解,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
他是致力发展的勇兵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改革创新。为了推进思聪乡的科学跨越发展,杨军充分吸收和利用前任的工作经验和成果,经过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对思聪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工业强乡、融乡入城”,把“工业强乡、融乡入城”作为思聪近几年的两大战略目标来实现。为了打造经济发展引擎,围绕老虎山城市建设,审时度势地确立了“架通一座桥梁(老虎山跨铁路桥),建好一个车站(城北汽车站),拓宽一段道路(虎山大道),开发一片小区(虎山小区),靓化一条街道(炎帝北路),建成一个市场(农资水果批发市场),打造一个平台(老虎山物流园),发展一方经济”的“八个一”目标,奏响了结构调整、财源建设和夯实基础三项重点工作的序曲。他以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突破口,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掀起了创办企业的热潮。为了招商,他曾一个月内三次南下与企业老板沟通感情;为了优化环境,他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把企业老板当亲人,赢得了老板的好评。近几年来,思聪各类加工、商贸企业剧增,上规模企业30余家,总投资2亿元以上,其中株洲市粤港针织品有限公司投资8000多万元,是茶陵县乡镇招商引资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全乡各项经济指标均稳步增长,2009--2011年分别完成财政税收463万元、860万元、1039万元,增幅达124%;全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10元、2927元、3454元,增长了27.4%。2011年,思聪乡被评为株洲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在全乡全面开展垃圾清运保洁、改水改厕、植树造林等工作。几年来累计改水改厕300多处,种植树苗4万多株,新增森林绿化面积280余亩,极大地改变了思聪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和平村被授予市级卫生村。
他是创建和谐的先兵
“抓好五个文明建设,要让农民真正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建设和谐思聪、文明思聪。”杨军在一年一度的农民文化艺术节上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他创建和谐的思想和决心,大大提振了人民群众的信心。他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解决矛盾的深层次需求和基础工作,渗透在日常工作当中。斥资60余万元,建成了全县一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组建了军鼓队、龙灯队、腰鼓队、舞蹈队等10余个农民文化艺术团。为了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他始终走在工作的第一线和矛盾的第一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协调泉南高速和衡茶吉铁路征地拆迁的矛盾,他多次和群众直接对话,耐心解释宣传和积极落实政策,做了大量化解矛盾,理顺民意的工作。所以,近几年来,思聪乡一直保持着进京、进省“零上访”的记录,出现了稳定、发展、繁荣的大好局面。
关心群众,关注弱势群体,这是最能体现杨军“以人为本”思想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村组和部分群众反映的特殊生产生活困难,他都尽可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绝不拖延。在办公室,他每天都会接待困难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和发展问题;他每个月都要到一两家农户去了解情况,落实工作,解决问题。几年下来,他对全乡的每一条道、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很熟悉,被村民亲切地誉为“走读书记”。在2010年大走访活动中,深入农户、睡在农家,感受到弱势群体的不易,体味了困难群众的疾苦,号召乡机关干部捐助扶贫帮困资金21200元,自己个人也捐助了2000余元,并对华隆村一个困难学生长期跟踪帮扶。
他是廉洁自律的标兵
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杨军始终把廉洁自律作为从政第一要旨,自警自励,永葆本色。牢记“两个务必”,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认真搞好自身建设。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严格按照党的廉洁规定要求做事,该做的事情坚决做好,不能做的坚决不做,可做可不做的慎重去做,坚决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经常提醒自己“两个不忘记”,即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党的各项规定和纪律;不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给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不能以权谋私。终对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大事或是小节,都能紧绷廉政之弦,坚决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不参与任何不健康的娱乐活动,从严管好家人、亲友,从不安排亲戚朋友到思聪工作或经商,从不插手各项重大社会经济项目建设,从不利用职权和影响为个人牟取非法利益,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严格做到了廉洁自律,在全乡党员干部中树立起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同时,积极履行党委职责,加强对全乡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推进全乡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