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民政局低收入家庭核对中心是湘潭探索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创举,影响全省,示范全国。这项工作在全国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出台城市低收入和城乡低保家庭认定办法,率先破解申请救助家庭金融资产信息查询重大难题,率先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构。今年以来,全国先后有30个省、市兄弟单位来湘潭学习考察。徐明华详细了解了核对中心的工作流程、机制、效果等情况,他指出,湘潭出台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和标准,公开核对操作程序,将一些有房、有车、经商办店的富人挡在社会救助政策之外,确保政府社会救助资源真正用到最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身上,维护了公平正义,意义重大。希望湘潭继续完善制度,总结经验,争取这一工作在全国推广。
易俗河镇民政所是湘潭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的缩影。湘潭市乡镇(街道)全部成立民政所,内设社会救助工作站,实行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徐明华充分肯定了易俗河镇民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基层民政干部队伍给予了充分肯定。
目前,全市民政直接服务对象100余万人。其中,低保对象15万人,五保户2.5万人,优抚对象20万人,残疾人18万人,老年人约4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0%。近年来,湘潭民政工作有了显著进步。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各项保障标准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工作创新成果丰硕,多项民政工作在全省、全国发挥示范作用,如湘潭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临时救助制度,率先在全国成立城乡低收入家庭核对中心,率先在全国全面开展城乡居民低收入家庭核对工作,率先在全国开展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率先在全省建立优抚对象“五位一体”医疗救助制度。同时,民生项目建设掀起热潮,民政实力显著增强,民政服务大局的能力逐步提升,民政基层基础得到较大夯实,民政干部队伍成绩突出,涌现出一批全省、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徐明华高度赞扬了湘潭的民政工作。他认为,湘潭市委、市政府对民政工作看得重、抓得紧、有成效,湘潭民政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探索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湘潭民政工作很有创新,做到了“五个率先”,获得了民政部颁发的“探索创新奖”,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核对工作为维护全国低保制度的公平正义立了功;民政队伍服务意识强,队伍建设好,工作作风实。
徐明华要求,进一步探索创新,完善民政工作,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核对机制。省、市马上专题研究低收入家庭核对中心建设,规范中心职能、流程。希望湘潭继续完善“五个率先”工作,不断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全国提供经验。冬天来了,湘潭市委、市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要做好冬春民生保障工作,真正让困难群众温暖过年、过节、过冬。
徐明华最后强调,当前的“三农”工作要切实做好冬种冬修工作,抓住当前中央对水利加大投入的重大机遇,做好冬修水利工作,特别是病险水库、重要河流的整治,拉动经济发展。要按照全省“稳增长、促和谐”的安排部署,做好各项工作。
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表示,湘潭首先要发展经济,为民生改善奠定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同时,要处理好物质分配的关系,加强民政工作和民生改善,保障低收入群体权益;还要科学制定分配机制,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湘潭的低收入家庭核对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朝信息化核对迈进。同时,湘潭一定结合实际,全力以赴,把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