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出山的红豆杉分外香……”10月23日,农历壬辰重阳,对攸县神舟红豆杉航天育种与人工育种对比实验者肖初明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一天,中央电视台“南方红豆杉实生苗繁育技术”专题拍摄组,专程来到他的实验基地,以他为典型,拍摄制作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视频《红豆杉出山记》。
今年五十有二的肖初明,曾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极为巧合的是,萌发繁育红豆杉的想法,正始于2002年10月14日参与炎帝陵举行“壬午年重阳公祭炎帝陵典礼”的筹备经历。当时,肖初明负责为参祭单位寻找用于“绿色祭祀”的最佳树种。他把目光瞄向了攸县的大片野生南方红豆杉。
红豆杉为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距今已有250万年,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植物大熊猫”之称,攸县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丰富,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就有17棵,其中树龄最长的达2407岁。
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9棵高约1米多的攸县野生南方红豆杉,作为“纪念树”被移植至炎帝陵殿御碑园,寓意“九九重阳久久敬意”。自此,肖初明与红豆杉结下情缘。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豆杉种质资源,肖初明在老家屋后的旺春坡上建立规模育苗基地(后取名为神舟红豆杉苗圃),开始了利用红豆杉种子繁育的实验。至2008年,红豆杉苗圃发展到1万多亩,年产量达到3万多株。
在省及株洲市推荐下,肖初明采集培育的2008粒攸县野生南方红豆杉种子,终于搭载上神舟八号飞船进行航天育种技术实验。在宇宙辐射、微重力、高真空、交变磁场等因素的影响下,红豆杉种子产生变异。经过对返回地面的红豆杉种子进行筛选和培育,选育出了高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的红豆杉新品种。
后来,肖初明神舟红豆杉苗圃自繁的攸县野生南方红豆杉种子、曼地亚红豆杉种子及黄豆种子,接着搭载“神舟九号”飞船进行航天育种实验成功。
现在,肖初明每年培育的神舟红豆杉新品种达到200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