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潞水镇田土村辖8个村民小组1815人,有党员42名。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865元。近年来,村“两委”借新农村建设之东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抢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抓班子、带队伍,打基础、建支柱,抓建设、树新风,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一、打牢党的基层保垒,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村党支部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作为认真开展好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从自身建设出发,组织村两委成员学法律、学政策、学科技、学市场经济知识,解放思想谋求发展,努力提高村两委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村两委成员驾驭全村工作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积极培养引导村民小组长、退伍军人、回乡初、高中生和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支部战斗力不断加强,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一事一议”民主集中制解决重大问题,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对于新农村建设、社会优抚、计划生育等热点问题,坚持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体现,彻底打消了群众的思想疑虑,公信力进一步提高。
二、打造农民增收新亮点,抓产业,建支柱。
田土村村地处山区,林业资源,光热充足,具有种植油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两委”按照“优先发展油茶”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支部发动、示范带动、效益推动、引进良种、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做大做强油茶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抓创建,树新风,净化社会风气。
田土村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和民主法制教育以及“创建安全文明村组”、“五好家庭”、“妇女之家”、“安全文明小组”、“无毒村”、“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活动。在村民中开展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通过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形式多样活动,教育村民正确区分是非、善恶、美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形成一个人人追求科学、追求文明、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村治保会、村平安创建委员会的建设,通过调解民间纠纷,化解邻里矛盾,消除治安隐患,形成人人关心稳定,人人维护稳定的社会格局。帮民爱民献爱心,在全村开展公益事业服务,向弱式群体进行扶贫帮困、互助互济,认真组织发放每年的救济款,在全村村民中已树立互相帮助和共同发展的意识。
四、抓示范,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两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从农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眼,提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服务,用共同利益的红线将群众与建设紧密联系,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使群众眼见为实,切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抓硬件:完成户间道路硬化3000米、村组主干道200米,建设饮水管网3000米、水池200立方米,建设山塘3座,建设水渠2000米,建设垃圾处理池12个;建文化活动室一间40平方米、活动场所100平方米;新建住房4户,住房改造46户;抓产业:在巩固楠竹等产业的基础上,培植油茶新产业。抓文化:将八荣八耻、公民道德规范、卫生文明公约和卫生文明评比结果上墙,取缔了延续已久的神龛香火,塑造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和谐发展”的新风尚。抓卫生:以城乡环境卫生同治为重点,切实抓好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抓民主:推行“一事一议”、“村务公开”“卫生文明公约”等制度,促进了村民自治的规范化、正规化、合法化建设。通过小康文明村建设,田土出现了“独具民居特色的新村庄、宽敞干净的水泥路、美丽优雅的居住环境、持续增收的新产业”的新农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