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纪荣,八团乡沛江村党支部书记,1964年11月生,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2月任村主任,1997年7月以来一直担任党支部书记。任职10多年以来,他带领村民开拓创新,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改变沛江村的落后面貌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被市、县、乡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模范共产党员、为民办实事领头人。
他,为了改变山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为了山村百姓脱贫致富,放弃了在外的良好务工机会,带着一份激情回村当起了“村官”,村民们都说他“傻”,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烂摊子”村,他又能怎样,这不是明摆着“蛇进竹筒找苦吃”,可是他就是不信这个邪,他凭着自己的一股傻劲,带领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10多年的舍命拼搏硬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面貌焕然一新。他,就是八团乡沛江村“傻支书”戚纪荣。
挺腰杆,理旧帐新立制度树威望
1996年2月戚纪荣当选为村主任,当家才知油米贵,讨债的、要工资的、债务纠纷告状的不断找上门来,戚纪荣清理村里的帐目时,发现出纳室如同虚设,帐目混淆不清,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收的钱大多数不上交出纳室;而是扣留着准备支付自己的工资,年终根本没有什么分配,换届也没什么财务移交,几届下来,村干部内部矛盾重重,村民怨声载道。戚纪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把前几届的财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是很难解决这些矛盾的,也无法开展后期工作,可是要清查财务,无疑会触动不少老干部的利益,自己势单力薄能行吗?戚纪荣开始失眼了,感到压力重重。如果自己也这样稀里糊涂地搞下去,能对得起信任我的群众吗?权衡得失,戚纪荣将问题上报了乡政府,在乡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清理小组,戚纪荣自己担任组长,通过二个多月的内查外调,终于将10多年以来的财务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查处了一些违纪违规的村干部,理清了债权债务,平衡了利益分配,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戚纪荣敢于碰硬,不畏强势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树立了自身的威望。
树雄心,办实事,架电修路见曙光
沛江村过去交通极为不便,在上世纪70年代虽然修了一条通往八团人民公社的简易公路,可是这条公路因翻山越岭,路远坡陡。“下雨三天路不通”,这条路并没有为群众带来多大的方便,村民赶集进城依然是步行到火田镇贝水村搭车。1997年冬,沛江、卧龙、大英三村联合决定,新开一条通往贝水的村级公路,可是这条路虽然达不到6公里,却都是高崖石方,在没有项目的支持下,要靠三个村自筹资金修通这条路,无疑是困难重重。戚纪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修通这条路的重要性,他多次与三村召开联席会议,制定方案,向交通部门争取爆破物品。终于在1998年2月正式动了工,没电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在1998年冬又启动了接通高压电工程,那年月既要收逐业税,又要收乡统筹,还要收修路架电集资,村民们还要义务投工投劳,戚纪荣可真是踏破了村民们的门槛,磨破了自己的嘴皮,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三年的艰苦奋斗,一年平坦的公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夜晚一片凄黑的山村灯火通明,村民们看到了希望,见到了曙光。
搞规划,建新村,穷村面貌换新装
沛江村只有400多人口,都有6个自然小组,进入村部看不到几户人家,大部分村民分散住居在深山老林,村民的交通、通信、儿童就学等非常不便,戚纪荣清楚地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搞中心村庄规划建设。戚纪荣看中了村中心一块空闲大沙洲。2002年戚纪荣组织召开了多次调研会,最后决定利用沙洲地段沿河筑堤规划建房。
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心村民建设初出规模,现全村90%以上的村民搬迁到规划区盖起了新房,近几年又硬化了道路,架设了路灯,新建了村部,整治了河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拍手称快。
争项目,谋发展,百姓脱贫奔小康
沛江村历来是一穷二白,没有矿产资源,没有村办企业,村民除了耕种几亩效益不高的冷水田,就是等待着山上树木的成长,这样墨守成规,村民们能富起来吗?戚纪荣左思右想,我们田少山多,唯一的出路还是靠在山上做文章。从2004年开始戚纪荣把发展的重点放到了抓林业生产,带领村民大力阔斧摘楠竹更新和杉树中幼林扶育,同时狠抓了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林木产出改善大幅度上升,目前全村森林资源特别丰富,在村内兴办了二个竹木加工小型企业,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90%以上的村民盖起了新房。
保生态,重环卫,环境整治树榜样
沛江村在2011年创建了省级生态村并通过验收,沛江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在今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戚纪荣高度重视,他既当指挥长,又当劝导员,还当清洁工,他经常带领村干部串门入串搞宣传,深入各组搞卫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村民,所以沛江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顺利有序,在四、五月份乡检当中连续名列全乡第一。为八团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树起了一面好的榜样。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戚纪荣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赞扬,戚纪荣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然而戚纪荣自己却混得不好,他不会玩牌、不会喝酒、不会应酬、更不会吹牛,他依然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奔忙在工作的道路上,这就是沛江村的“傻支书”。
茶陵县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