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通过“五抓、五促”的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工作。
抓配备,促队伍管理到位。按照“素质高、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原则,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从优秀年轻干部、街道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干部、退伍军人等人群中,选优配强了一支远程教育专(兼)职干部队伍。同时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采取“集中教育”的形式,区委组织部每年举办一期教育站点管理员骨干培训班,通过常见问题处理、日常维护的讲解、上机操作演示,提升管理员骨干管理维护能力;通过“送教上门”的形式,各街道、村(社区)两级教育站点管理员骨干,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帮教形式,对村(社区)级教育站点管理员进行单个辅导、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授操作维护经验技能。截止目前,已集中对街道、村(社区)两级站点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2次,累计培训100余人次。全区能够全面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正确维护的管理人员达到92.7%,能够基本掌握操作技能和正确维护的管理人员达到100%。
抓教学,促培训工作到位。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点,各站点组织分类教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在培训时间上,适应农村工作和生产生活规律,充分利用村(社区)干部和农民党员的闲暇时段,合理组织安排学习。在培训内容上,结合教育对象特点,着眼于“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党的知识、时事政治、文化生活、实用技术等学习内容,分类、按需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目前,各站点共播出课件节目600余学时,累计点播2万余人次。
抓机制,促管理使用到位。始终着眼建立规范有序的教育站点,制定了《站点工作职责》、《站点管理人员工作制度》、《站点节目收看学习制度》、《站点设备管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站点工作考核评比制度》等6项站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站点及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管理要求、操作规范,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站点工作机制。同时,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建立月督促检查制度,从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站点网络是否通畅、站点管理员操作是否熟练、学习活动是否正常四个方面,区委组织部每月抽查、各街道、村(社区)每月自查,建立起常态化督促检查机制,确保远程教育站点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