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基层代表献计土地流转 呼吁增加投入实施登记管理

文章来源:  时间: 2013-01-28 09:13
截至2012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75.5万亩。土地流转规模在逐步扩大的同时,遇到政策引导力度不强、企业融资难等发展瓶颈。设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组织……1月25日,来自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村的基层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更好地推进湘潭土地流转进行座谈。湘潭市副市长戴德清、市政协副主席谭岳参加座谈。

    今年将设土地流转专项资金

    目前,全市土地流转万亩以上的基地达6个,0.2万亩至1万亩的基地70余个。虽然土地流转呈快速发展之势,但是目前我市耕地流转率仅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仅凭满腔热血和闯劲远远不够,烘干设备、仓储设施都需要大量投入。”湘潭县茶恩寺镇湘田水稻合作社的黄仁军,2009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他2008年开始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至今共流转了3000余亩耕地。他介绍,农业投资周期长,加上农民贷款难,“有钱流转、无钱生产”的情况在农村普遍存在。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迫切需要资金和项目支持。

    土地流转情况较好的湘潭县谭家山镇,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对种粮大户实施每亩200元的奖励,充分发挥了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经营。

    市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处负责人周知任介绍,从今年开始,市财政将安排土地流转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支持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

    土地流转行为亟待规范

    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流转面积规模小,大约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左右。”周知任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加上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将土地流转。2010年以来,土地流转面积成倍增长。目前,全市流转36.8万亩耕地,面积较2009年增长了98%。

    九华响塘乡青竹村村支书卢国良,经营着几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说,当前我市农村土地存在“农民愿意让,大户想要租”现象。由于缺乏政策性引导,农民很担心土地在流转后无法收回,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无流转市场和服务中心,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纠纷、隐患多,流转行为亟待规范。”湘乡市育塅乡党委书记童望秋提出,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对土地流转实施统一的登记管理,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

    去年,湘乡市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县,在山枣镇和泉塘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办法》,对依法承包农村土地的,实施办理登记,当地土地流转行为逐渐得到规范。湘乡市农经局负责人刘建和说,在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同时,应设立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引导土地流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市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关洪认为,权证是基础,业主是关键,项目是依托,诚信是保障。可通过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统一登记和管理,对承包经营主体实行审查等,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