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党组织书记成长规律—萧有茂

文章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时间: 2013-03-06 17: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近期,我们通过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对辖区73名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力求揭示其成长规律。

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的成长要素

  调研发现,我区农村党组织书记主要有土生土长、土生外长、外生外长三种类型。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一般拥有如下要素:
  丰富的社会阅历是成为优秀书记的先决条件。调研发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都是复合型人才,全部都干过两种不同的工作,73%的有三种工作经历,多岗位历练促其成长。
  强烈的履职愿望是成为优秀书记的内在动力。优秀书记都具有强烈的履职愿望:一是有正确的任职动机,明白“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二是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关心农村发展,想改变村里落后面貌。三是有不竭的干事动力,具有一股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组织的教育培养是成为优秀书记的关键推力。调查发现,优秀书记普遍受党的教育时间长,平均党龄达到20年;获得组织肯定比较多,62%的优秀书记获得过区级及以上党委政府的表彰;参加高端培训的比较多,98%的优秀书记参加过区级以上示范培训。在优秀书记遇到各类困难时,组织的帮助,是保障优秀书记成长的“护身符”。
  “用当其时”是培养优秀书记的重要保障。调研发现我区优秀书记平均年龄50岁,初任职时的平均年龄40岁,入党时平均年龄30岁。他们的成长按年龄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青年成长为一名党员,平均要经历12年时间,这个阶段属于基本素质形成期。第二阶段是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一名村党组织书记,平均要经历1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从普通书记成长为优秀书记,大概需要2-3届任期(平均8年)。这个阶段是村书记发挥优势的过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鼎盛期和丰收期,标志着他们从“一般性人才”向“优秀人才”转化。

  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调研结果启示我们,在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注重四个层次育人。一是任职之前的基础性培养。结合为农村培养储备社会管理人才的需要,可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有志于服务农村的青年人才,为下步用人奠定基础。要针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现实,创新在外出务工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的机制,探索多渠道培育人才途径,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二是任职初期的针对性培养。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针对土生土长型党组织书记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要进行菜单式定向培训、在职学历教育等。针对土生外长型做群众工作能力不高的问题,要实行帮带,促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能力。针对外生外长型农村人际关系不熟问题,要由熟悉村情的干部帮带,镇乡班子成员结对扶持。三是优秀书记成长的关键性培养。重点是进一步引导端正履职动机、提升工作方法、激发干事动力。同时开展针对性的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向培训。四是优秀书记的爱护性培养。建立镇乡班子成员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结对联系、定期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强经常性交流、提醒,预防他们因骄傲自满或私欲膨胀而“走偏”。
  把握四个渠道选人。一是通过换届选举选优。深入推进“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选出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选。二是通过公开选拔择优。针对一些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内没有合适人选的村,要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拓宽选人视野,积极搭建面向社会公开选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平台,把社会上的“能人”选上来。三是通过组织选派配优。对经济基础差、班子涣散、村风不正、矛盾突出的后进村,积极从机关干部中选派村党组织书记,配优配强村级班子。四是通过跨村任职带优。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一强一弱,并且弱村没有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两个村,成立联合党组织,由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以党组织统筹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健全三个体系管人。一是健全职责管理体系。完善村党组织书记职位说明书制度,进一步明确书记职责任务。规范村党组织书记任期承诺,引导书记结合实际作出年度承诺,以承诺规范职责。探索建立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职业化管理机制。二是健全考核监督体系。坚持联述联评联考机制,深化书记述职述廉制度和群众评议制度,完善以实绩为重点的考核标准,对排名靠后的村书记进行约谈,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健全激励保障体系。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岗位职责,落实工资待遇,提高收入保障。探索实施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镇乡机关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机制,拓宽发展渠道。

(作者系北京市怀柔区委副书记、区党建研究会会长)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