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凤县凤州镇邓家台村党支部书记李琴

文章来源: 《共产党员网》  时间: 2013-05-12 00:32
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她就已是村里人人羡慕的“万元户”。那些年她开过矿,办过采石厂、白灰窑,可以说腰缠万贯。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作为党员,我要让村里的群众都有钱花、有小车坐,都能过上好日子!”27年前,她许下铮铮誓言,毅然走上了村干部的工作岗位,并为许下的这一诺言不懈地奋斗着。她就是省优秀共产党员,凤县凤州镇邓家台村党支部书记李琴。

  改造村容村貌,让邓家台村一年一个样

  解决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问题,让邓家台村旧貌换新颜,一直是李琴的心愿。

  三组组长童志琴说:“2005年夏收时节,李琴来到我们组,看我们在土场上晒麦,便说要给我们打水泥场。她说到做到,很快就帮我们打了两个水泥场。”

  用上动力电,一直是山上村民们的梦想。但500多公斤的电杆如何抬上山,却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难题。李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立即发动每个组选派5户代表帮忙,当天上劳78人抬杆上山,终于解决了村里用电问题。

  “当年我们吃的水时有时无,水质也很差。”村民童志刚说。对此,李琴协调安河选厂购买水泵,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你看我们村现在吃的水多清。”说着,他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哗哗地流着。

  近年来,李琴凭借自己建立的人脉关系,积极跑项目、争资金,累计争取灾后重建、村组道路、农网改造、人饮工程等资金800多万元,新修河堤1800米,复垦河滩地86亩,实施6个组人饮工程,铺设2条通村水泥路,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点3处68户,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如今,走进邓家台村,一栋栋崭新的民居,一行行整齐的绿树,一簇簇盛开的鲜花,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让人们看到了新农村的美好前景。

  栽下“摇钱树”,让村民们尽快富起来

  1992年,驻地的067基地、103厂、165所等单位开始迁往西安。

  “三线厂没有搬迁时,俺种啥都挣钱,一把苜蓿都卖钱,苹果又小品种又杂,工人到地里争着买。”邓家台村果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胜利说。

  厂搬了,人撤了,村子一下变萧条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研究出一条发展路子!”刚当选村委会主任的李琴立即召集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商量办法,通过分析现状、对比算账,最终决定走苹果富民的道路。会后,村组干部分头行动,入户动员,开始对全村500多亩苹果园进行改良换代,第二年村民的收入就有所提升。

  “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必须扩大栽植规模、提高果品质量。”李琴多次在会上对村组干部讲。但村民们想栽苹果,又没钱购买果树苗,思想上畏难,行动上迟缓。针对这种情况,李琴决定无偿为村民提供树苗,使邓家台苹果发展每年以200亩的速度递增。目前,该村苹果种植面积达2113亩,其中盛果期苹果1500亩,年产优质苹果225万公斤,产值750万元,仅苹果一项人均收入达5873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64%。

  情系困难群众,不让村上有一户过穷日子

  看到村上大部分群众有钱了,出门硬气了,李琴感到很欣慰。但看到有些困难户过的日子,她心里又很不是滋味。三组贫困户邓过房,重病缠身,妻子又是个聋哑人,经常为生计借钱度日。针对邓过房家的情况,李琴帮他种植苹果,第一年就收入7000元,第二年收入达1.5万元。邓过房富了,去年收入7万多元,家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房屋也翻新了。

  “我是李书记一手帮扶起来的,她就是我的恩人。”邓家台村六组组长邓志权说,他6岁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一只手残疾,两个儿子得了癫痫病,整整给娃看了18年病,家里债台高筑,生活举步维艰。2007年,李琴资助他5000元,帮他养了1万只鸡,当年收入5万元。2008年,李琴又把自己的白灰窑给了他,还帮他跑销路,现在他雇用7个人,年收入在4.5万元以上,去年还买了一辆小车。

  一位村干部介绍说,李琴这些年帮扶80多户村民摆脱了贫困,占到了全村总户数的1/4。如今的邓家台村,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家家看上了彩色电视,装上了电话,用上了冰箱、洗衣机、摩托车,70%以上的村民开上了小车和农用车。

  邓家台村正朝着幸福、和谐、靓丽的新农村阔步前进。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