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新到湘潭县检查抗旱工作 要求做好抗大旱抗长旱准备

文章来源:  时间: 2013-08-01 01:59

  
  茶恩寺镇向阳渠断流,白石镇朝阳渠断流……全市15条5公里以上的河流断流!旱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7月31日,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来到全市旱情最严重的湘潭县,检查指导抗旱工作,迅速部署下阶段抗旱救灾任务。陈三新强调,要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思想,科学调度,各司其职对抗旱情。要防止因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冲击,防止因旱情给城乡人畜饮水带来重大影响,防止因旱情造成重大灾害和损失。湘潭市领导陈忠红、戴德清等陪同。

  农田“喊渴”

  “连续33天高温无雨,全镇31个村都不同程度受到旱情影响。”陈三新一到湘潭县茶恩寺镇向阳渠边,该镇镇长就迫不及待汇报。向阳渠已全线断流多日,部分地段已经干涸开裂。在烈日的炙烤下,渠边部分田地里,秧苗由绿变黄。“向阳渠灌溉多少农田?”“多少农田受灾?”“农户损失大不大?”陈三新关切地询问。向阳渠流经茶恩寺镇11个村,全镇3万亩水稻已绝收2000余亩,现有800亩水田无法插种。

  “种了二三十年田,还是第一次看到向阳渠断流,听说这条渠只在1963年断流过。”种粮大户梁凤虎一脸焦虑,今年他种的800亩水稻,还有120亩因没水灌溉没有插种。

  同样断流的还有白石镇朝阳渠。这条灌溉白石镇12个村、8000亩水田的水渠15天前断流了,直接导致2500亩田受旱。

  陈三新说,面对持续加剧的旱情,已种的田要全力保苗;未插的田考虑种旱作物;一季稻正值抽穗扬花时节,需水量最大,要全力保证供水。

  合力保水

  新增22kw水泵从老河返水到向阳渠,从而确保沿线4个村5800多亩农田不因旱受损;添置1台22kw、1台60kw提水设备,将湘江水经向阳渠出水闸提至水渠,确保每天引水2.5万立方米;维修好因长期未用而“瘫痪”的桅杆岭机埠,解决樊田等村2800亩水田的基本灌溉……湘潭县从县到乡镇到村,正合力打一场保水“攻坚战”。现场干部群众说:“旱情不减,人员不撤”。

  中路铺水库告急!水库是中路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镇上2万多人的饮用水均出自这里,它还灌溉着中路铺、白石两个镇18个村3.15万亩田。但现在,水库库容不足正常的1/4。中路铺镇政府果断决策,在保人饮水与保农田灌溉之间,选择了前者。如此一来,水库农田灌溉只能维持7天。

  据介绍,湘潭县根据旱情严重程度,实行“分类抗旱”,对湘江、涓水、涟水流域的乡镇,确保抽水设备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引入江河水源;对韶山灌区则加大调水协调力度,最大限度引入水源灌溉;对茶恩寺、白石、石鼓、分水等旱情严重乡镇则重点保障人畜饮水,确保“先生活、后生产”。

  陈三新充分肯定了湘潭县“早部署”、“早动员”的做法。他说,在调水抗旱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注意安全规范管理,保障抗旱队伍、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严防用水安全事故发生;同时,面对灾情,饮水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保障。

  “三个防止”

  在中路铺镇政府,陈三新听取了全市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汇报。他指出,要深入分析当前旱情、水情、灾情,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周密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做好防灾救灾的充分准备。要根据湘潭实际情况、旱情分布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科学调度,分类指导,多措并举。要防止因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冲击,防止因旱情给城乡人畜饮水带来重大影响,防止因旱情造成重大灾害和损失。

  陈三新要求,明确任务,各司其职,落实责任,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责任落实下去。领导干部要带头奔赴一线,深入灾情现场,将抗旱工作与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确保抗旱救灾取得实效。各级要加大抗旱救灾的经费投入和物资储备。财政部门要作出安排,把抗旱救灾投入作为解决农业生产需求、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确保湘潭因旱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全省最少。要保障人畜安全饮水资金,决不能因为水事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稳定问题。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