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多举措开展党员干部教育 开创“湘潭模式”

文章来源:  时间: 2014-09-18 11:03

(8280948)DSC_0026.JPG(图片)

一名党员在网上进行学习。 

【“湘潭之光”——聚集发展正能量 建设幸福新湘潭】

作为湖湘文化发源地、红色革命圣土,湘潭党员干部教育优势资源丰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湘潭开创了“时空无限全覆盖——湘潭模式”,打破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时空局限,扩大了培训覆盖面,多项做法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好评,在《组工信息》、《中国组织人事报》、《党员教育通讯》、《湘组研究》、《共产党员手机报》等多家刊物和媒体上得到专题推介。

没有“围墙”的学校

9月15日,住在岳塘区宝塔街道大阳新村的党员廖才文刚吃完晚饭就打开电脑,进入网络学院,登录后点开“课程超市”,一门心思扎进了“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服务型政府建设前沿问题探讨”等课题的学习中。看看视频,做做测试,重要的收藏,有需求就留言……不用到处查找资源资料,随时随地自由进行,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一次愉快地“充电”。

助力廖才文轻松“充电”的,是湘潭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这是我省首家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在这里,广大党员干部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个性需求开展自主学习。目前,像廖才文这样喜欢通过网络学院在线汲取最新干部履职等知识的,在我市共有91家单位的注册学员2000余名,非注册学员2万余名。自2012年11月成立以来,学员的在线学习访问次数已高达10万余次。

不仅网络学院能帮助党员干部灵活学习,多次改版后的红土地党建网,已升级为集视频教学、教育活动、信息管理、手机网站功能于一体的党员干部教育平台。全市1725个远程教育站点覆盖所有村(社区),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对接最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9个党员干部手机教育平台,专题电视栏目“红土地——党建时空”,教育上网络、上电视、上手机和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户、进企业、进“两新”组织的“三上五进”工程……使党员干部教育成功实现了全覆盖。

借助这些平台,广大党员干部可以畅游海量教学资源库,或自学《板凳妈妈》、《援疆纪实》等有本地特色的教学资源,或浏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0大类、1598门课程的高校资源,或聆听《公务员通用能力大讲堂》、《领导情绪管理》等名师名课,资源丰富而优质。

“走出去”和“请进来”

赴清华大学学习深造,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8月10日至15日,在市妇联的积极推荐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安排下,市统计局民调中心主任刘敏就有幸圆了一回“清华梦”,和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党员干部汇聚一堂,参加县域干部公共管理培训班,感受清华大学厚重的文化氛围,领略名师的智慧和风采。度过了美好而紧张的5天后,刘敏感觉自己见识长了,心中模糊的概念清晰了,实际工作的思路也明朗了。

与清华大学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合作关系之后,清华大学在湘潭建立起了7个远程教学站,仅2014年上半年就采取远程方式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每期清华党员干部培训的80个名额中,湘潭就占10个。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市在清华大学开设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8期,培训党员领导干部520人。2012年8月,我市选派了50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赴浙江大学参加培训,这种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对象重点放在基层的活动形式,在全省也属首创。

在“走出去”开展培训的同时,湘潭又积极“请进来”高端开讲,面向党员领导干部开设“湘潭大讲堂”等高端论坛,每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潭设坛授课4次以上,为湘潭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中国梦”增添正能量。大范围、多层次地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现了“远近教学模式”的无缝对接。

2013年6月,16个省市的120余名代表参加的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全国经验交流会在湘潭召开,湘潭的“远近教学模式”得到现场推介。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