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村干部“住城”、“外出经营”等在岗不在位的工作“走读”现象日趋上升, 群众“找不到人、办不了事”,反映很大。结合“好作风建设年”活动,宜章县切以“三个强化”严查村干部“走读”风取得了一定成效。
摸清底子强化监督。对村干部是否在城区购房或租房、是否长期在本村居住、每天在村工作时间及每月在村工作天数等情况采取村级自查、乡镇核查、县级督查的方式进行集中核查,建立全县村干部“走读”情况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开展村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县委组织部和县纪委成立联合检查组,采取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明察暗访、夜间查岗等形式对村干部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发现有村干部“走读”行为的,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有效制止和纠正了村干部“走读”不良风气。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建立了系统化的村官管理机制,建立收入、职位、晋升、养老等保障机制,努力改善村干部办公、生活环境,让村干部“住得下、留得住”。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出台了《关于提高农村定员干部补贴的通知》和《关于增加农村定员干部编制和提高退岗干部补贴的通知》等文件,提标后,村党支部书记每月补贴达到893元(比省定要求多140元);退岗村定员干部补贴2014年每月标准分别为110元、130元、150元三个档次,2015年将分别提高到200元、220元、240元;村级运转经费为村均7.456万元(比省定要求多1.456万元),村办公经费年均1.88万元。在政治上,对村干部工作成绩突出的,可以通过考试成为乡镇干部或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在经济上,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并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积极帮助村干部发展农村致富项目,让他们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当好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同时,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对考核不合格,工作不积极,关健时刻找不到人的村干部,及时撤换或劝退辞职。
注重培养强化素质。结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对村干部加强相关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严肃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教育广大村干部强化服务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心系群众,以村为家,安心工作,引导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敬业意识。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村情,从年龄、职业、特长等结构配强班子,并明确坐班制度,负责抓具体村务的干部必须常住村中。同时加强对优秀村干部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积极吸纳大学生,退伍军人等新生力量加入村干部队伍。(欧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