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镇岛石村位于镇区西北面,坐落于舂陵河边上。全村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8人,党员35人,其中流动党员18人。近年来,岛石村村支两委干部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微信群”,加强党员管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取得了较好成效。连续5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一、建好一本“活档案”,组成村民微信群
针对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我们利用现代最流行的QQ、微信,建立“微信群”。通过个人申报、干部收集的方式,建立了一本“活档案”。一是一户不漏加入群。加入微信群,找到村民联系电话是关键。当初,一些在家的老人思想有顾虑,认为村干部找电话号码是为了搞计划生育,不配合工作。村干部兵分两路,一路人赴广东摸底,一路人在家挨家挨户做工作。通过与村民讲道理,做细致的工作,对全村人的电话及基本信息基本掌握。我们挨个打电话联系,边做工作,边教加入方式,确保了每户最少有一人加入群中。二是一项不少填好信息。科学设计了一个必填的信息表格,如村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户口信息等,是党员干部的还有何时入党、入党以来所受表彰和处罚、现在流动到何处等党组织关系的情况等。村民只要加入群中,必填写这些信息。村干部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及个人填报信息进行核对、变更,缺项的信息及时补上,做到信息完整。三是一人不缺公布信息。为避免一些没有手机或不会用手机的村民信息出现“空档”,根据个人填写和村干部核对信息情况进行综合归纳,按个人户籍信息、党员信息、惠民信息、计生信息等进行分类,制成一个表格在群里共享,实行信息公开。一个家庭成员中有一人加入了群,就可以查询全家人的信息。有了这个“活档案”,村民在外办事便捷了许多,假如不记得带身份证,可以到群中查一下,没有带医疗证,可以查一下医疗证号等等。
二、打出一套“组合掌”,丰富服务群众新内容
开发“微信群”信息化功能,多元化设置服务群众的版块 ,让群众通俗易懂的接受新知识,了解新动态。一是组建党员群众“学习室”。把党的理论知识通过微信平台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宣讲。同时,党员群众之间互动交流,发表讨论,虽然处在不同地方,但就象近在咫尺,促进同村人感情,提升素质。微信学习室,打破传统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学习开会模式,破解流动党员学习难的问题,增强了党员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今年开展的学教活动做到了党员学习一个不漏,实现全覆盖。二是组建党员群众“致富经”。定期在QQ群、微信群中公布一些致富信息,把结合农村的养殖技术、种殖技术等知识上传到群中,党员群众遇到难题,随时可以到群中查询。同时,还与党员远程教育接轨,可直接进入远程教育的致富版板,学习科学技术。还经常推荐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技术,让群众寻找新的致富路。如:村民廖石安学会了生猪养殖技术,建立万头猪场,成为全县的养殖大户。三是组建党员群众“传声筒”。微信平台成为了发布通知,传达政策的重要渠道。上级有什么政策,村里要做什么事业,或者要搞什么活动,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村民了解情况,积极主动配合工作。特别是在外打工人员,随时可以掌握家里的情况,了解上级的政策,打破了信息的“中梗阻”。如计生对象什么时候要落实措施了,一发布信息,计生对象都会积极配合。四是组建党员群众“议政台”。设立一个村民议事平台,村里要搞什么项目,把实施方针上传到群中,征求大家意见,点赞率超过一半的才进行实施。如今年的旧村改造工程方案,修改了3次,最终才得到了村民的支持。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同时,与党员群众互动,党员群众针对村干部作风、村级财务、民生工程建设等等,自由的发表个人意见建议,提出不足,做到立行立改。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环节,我们通过这方式收集村民意见建议30多条。
三、制定一些“硬措施”,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