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创新四项机制强化党外干部选拔任用
一是建立关爱机制,为党外干部“排忧解难”。在坚持党内党外干部“同步规划、同步培养、同步使用、同步管理”的基础上,对党外干部更加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建立了联谊交友、部门协调、联席会议三项制度,确保他们生活上无牵挂、政治上早成熟、事业上有发展。
二是拓宽选用渠道,为党外干部“铺路搭桥”。坚持原则优先选,对政治素质好、先进性和代表性强、实际工作水平高的党外干部人选,县委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本着分期分批、逐步解决,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在人选的具体安排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对表现突出的党外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广开门路全面选,既注重从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科教文卫系统选拔,又注重打破区域、部门和行业限制,坚持在人民团体、经济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中选拔党外干部,不断优化党外干部队伍结构。利用换届集中选,紧紧抓住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集中换届的有利时机,将培养选拔党外领导干部工作与干部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领导班子换届调整中,加大对党外干部的提拔重用力度。
三是创新培养方式,为党外干部“强筋壮骨”。加强教育培训,县委坚持把党外干部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及“上挂、下派、外联、内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注重实践锻炼,选派优秀党外干部到发达地区和省、市机关单位挂职锻炼,选派优秀党外干部到中心工作、重点工程等跟班学习。通过多岗位锻炼,帮助他们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本领。实行重点培养,为打造一批党外旗帜型干部和骨干力量,我们按照“一职两备”的工作要求,把干部评价好、群众信任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党外干部作为备用对象,实行跟踪管理,重点培养,使其尽快进入领导角色,确保优秀人才用得上,稳得住。
四是搭建干事平台,让党外干部“有位有为”。本着“既要选好干部、更要用好干部”的原则,对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党外干部,放手大胆使用,积极为他们建功立业搭建舞台。确保在基层有位置。坚持把党外干部培养使用的主战场放在乡镇。确保在机关有舞台。我县在政府职能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安排上,充分利用党外知识分子的专业优势,尽量将其安排在最能发挥专业或特长的岗位。确保参政议政有席位。坚持和完善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与党外人士座谈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和重大事项事先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外干部参政议政的作用。党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我县科学跨越发展献计献策,切实当好了党委、政府的“监督人”和“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