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甫: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文章来源: 《人民网》  时间: 2015-03-12 11:30

怀化是中国中西部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森林覆盖率达68.8%,怀化到处都是天然氧吧,是一座会呼吸的城市,现在我们正在建设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怀化有很多的特色,其中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自然生态特别的山清水秀。让我特别自豪和振奋的是,3月5号,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我深深感到,习总书记的指示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坚决落实好习总书记和中央的指示精神,把自然生态、政治生态两个山清水秀一同谋划、一同落实,使怀化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这个方面,我们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两手抓。这次全国人代会以后,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和中央、全国人代会的有关精神,根据省里的部署安排,从六个方面抓好落实:

第一,扭住总开关,筑牢精神支柱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查处的腐败案件比较多,我总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在同样的制度框架中,有的人忠诚干净担当,有的人却成了腐败分子呢?根本原因是后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出了问题。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特别强化了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的教育,来把好这个总开关,特别是强化了对理想信念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党纪国法的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敢于善于勤于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用足用活,提升领导干部政治生活的品质和质量,不断锤炼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基本功。

第二,牵住牛鼻子,坚持以一风三风

作风问题是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四风中,党风是牛鼻子,是起决定作用的。抓风气的转变,关键在于抓党风,要坚持以一风三风。在这个方面,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精神,针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行立改整改到位。

一是开展宣战庸懒散、提振精气神的作风建设主题活动,集中整治干部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去年共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干部5501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于转变干部作风、对于密切干群关系、对于推进怀化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是集中整治群众反映最强烈、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在这个方面,一个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由于怀化是处于湘鄂渝黔桂交界的边界地区,也是个边远地区,社会治安情况比较复杂,涉黑涉恶势力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定不移地依法打击涉黑涉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打了一段时间以后,来自各方面的利益驱动和观念冲突使市委的压力很大。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去年8月13日,省委召开了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会上,省委对整改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整治涉黑涉势力以及保护伞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的重要内容,并作了具体要求。这就为我们撑了腰、打了气、指明了方向。我们怀化市委趁热打铁,共依法打掉涉黑涉恶团伙75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2754人,全市刑事案发率同比下降16.88%,破案率同比上升17.12%。这样一来,怀化的社会治安得到根本改善,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提升,去年年底怀化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排名全省第一。

三是创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在落实中央和省委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我们发现这不只是一个作风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因此,我们把作风转变与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比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群众反映现在有些乡政府无钱办事、无人办事、无权办事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个别地方还比较严重,还不如过去的人民公社;有的老百姓反映,过去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把事情办好,现在在家门口办不了事,要到县城去办。老百姓从山沟沟里到县城要花一天时间,还不知道要去找哪个部门,办一桩小事往往要花两三天时间,成本很高,怨气很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探索把分散在县市区有关部门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37项职权全部下放或者委托到乡政府,乡政府又将这些职权全部归口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同时在边远地区的村办便民服务点,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相对接,这样,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办成。我们不断规范和推进这项工作,在全市13个县市区、286个乡镇进行全面复制推广,老百姓反映特别爽。去年10月份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意调查中,老百姓给了我们很好的点赞,满意度居全省第一,排在全省前十位的10个县市区中,我市有4个县市区进入这个行列,有两个县分别在全省排名第一、第二。

第三,把好风向标,严防劣币驱逐良币

这主要是讲选人用人的问题。选人用人,历来是反映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前提。在这个方面,我们突出抓了两个问题:一是让忠诚干净担当有业绩的干部脱颖而出,星光灿烂,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旗帜和方向;二是严厉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跑官要官、拉帮结派的人得不到好处、占不到便宜、没有市场。

第四,坚持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

腐败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我们的做法是: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严肃查处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违法违纪的案件;另一方面,严肃查处乡镇和村一级的问题,严肃查处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最反感的腐败问题,让老百姓亲切沐浴着良好政治生态的阳光雨露。在这个方面,我们严肃查处了侵害群众利益行为3131起、2520人,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以权谋私问题95起、121人,纠正低保中的错保漏保1643人,老百姓反映非常好。

第五,筑牢制度笼子,建立不敢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不少制度不能落地,有制不依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给管理造成的危害更大。我们主要抓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决策、执行、监督机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是以提高实效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实施、落实机制,真正把制度落到实处。

第六,抓住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和追究两个责任

在这里,我着重讲一把手的问题。常言说得好: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不好,关键取决于一把手正不正、勤不勤、廉不廉。通俗地讲,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是个什么样的一把手,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个腐败分子,我想,这个地方、这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迟早一天会要出问题。一把手关键少数的关键。要使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关键是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管理。在抓一把手这个方面,应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谈话谈心制度,市委书记一年分别两次集中同市五大家领导及县市区、市直机关部门的一把手谈话交心;二是建立健全及时提醒制度,一旦发现某个一把手有什么情况、有什么问题,由市委书记或纪委书记及时提醒;三是建立健全约谈制度,对工作执行不力或工作出现偏差的一把手及时约谈;四是建立健全调整交流制度,及时调整交流不合适在一定地区或单位担任一把手的干部;五是建立健全惩处制度,将不合格的一把手及时换下来,该处理的依法依纪处理。近两年来,我市共查处市直单位一把手”3人,县市区一把手”2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11人,县市区直属单位29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严格落实和追究党委(党组)和纪委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一案三查:一查当事人违纪违法责任,二查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三查纪委(纪检机构)监督责任;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分管领导一岗双责的责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分管的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考核、一同追责。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