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四个坚持力促新录用公务员健康成长
为积极帮助新录用公务员掌握开展工作的各项方法,提升作好各项工作的业务能力,汝城县强化四个坚持,有力地促进了新录用公务员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业务,提升能力,快速健康成长。
坚持实践锻炼,提升工作能力。坚持把公务员下基层活动作为历练公务员品行、转变公务员作风的有力抓手。要求新录用公务员主动投入到“千名干部下农村,精准识别摸实情”和“一进二访”活动中,促进公务员在服务群众中强化宗旨意识、改进作风、提高能力,真正心往基层想、脚往基层迈、劲往基层使。根据新录用公务员实际情况和职位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新录用公务员到办公室、党建、综治、信访等不同岗位见习锻炼,采取上挂和下挂的形式,安排他们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和驻村、包村,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
坚持师徒结对,强化自身素质。对新录用公务员实行“师徒制”培养,挑选政治素质高、表达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班子成员或科级以上干部作为帮带导师,以一年为一个帮带周期,与新录用公务员“1+1”和“1+N”结对帮扶,促使新录用公务员适应岗位需求、尽快成长成才。规定导师每周至少与新录用公务员联系一次,每月至少面授一次,进行思想沟通与交流,传授基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新录用公务员每月向导师递交一篇心得体会,总结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导师每季度对学员的成长做出分析,适时调整培养计划,导师履行职责情况与新录用公务员的工作成绩挂钩,实行师徒奖罚考核联动。目前,全县为今年57名新录用公务员配备了导师。组织人事部门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互访、互学、互评”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汇报点评,通过与新录用公务员面对面交流,了解个人困难和所思所想,提供可能性帮助,帮助化解难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人社局公务员办建立专门QQ群等交流平台,用于大家及时发布工作体会和内心困惑,既有利于相互交流,又利于及时发现和化解存在问题。试用期结束后,每人还要撰写调研报告,深层次分析某一方面实际问题,并挂在网上,供他人了解成果情况。
坚持立体考核,结果差别运用。把公务员考核划分为乡镇类和机关事业单位类,分类制定考核指标,让公务员的职责更清晰、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实行百分制考核,按照考核设置内容对公务员阶段工作完成质量和现实表现进行逐项打分,对工作中有突出业绩和赋予创新的给予加分,最后以考核者所在的单位为公示范围,将考核结果进行全面公示后,再上报县委、政府进行定等,形成公务员平时考核科学、民主、务实相统一的科学机制。在考核中,坚持平时测评与年终考核、个人自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听取服务对象、单位领导和同事等方面的评议意见,对存在问题,向本人反馈,提出整改建议,以此增加压力,并促使产生工作动力。考核结果确定后,对试用期考核合格者正式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连续三年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优先推荐提拔重用、表彰奖励、学习培训等;连续两年均为不称职的,予以交流或降职使用,并进行诫勉谈话。
坚持部门联动,规范信息采集。准确把握全县新录用公务员队伍的数量、分布、结构和变化情况,逐步完善公务员管理信息“进、管、出”各个环节,确保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精细化、动态化。县委组织部、人社局、编办分工协作,相互配合。通过参加上级培训、实践操作、QQ电话交流等方式,认真领会有关精神,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了解建库最新要求,利用原始档案、机构编制实名制库等信息,按期完成全县新录用公务员信息采集、校核、录入和汇总建库工作,逐步实现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确保入库新录用公务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按照分类完善的原则,结合干部考察、年度考核、领导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内容,逐一审核人员信息,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自动审核功能进行指标审核,及时更正不准确信息。对建设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坚持分步实施,明确信息采集、数据汇总、上报等各项具体工作的时间节点,通过长期制度化、常态化的管理,认真抓好落实,夯实建库基础,为领导决策和干部考察考核提供服务利用。(汝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连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