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三项制度”强化坐班监管
文章来源: 时间:
2015-11-23 16:30
一是首问负责制。凡群众办事、咨询等活动,所接触的坐班干部即为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职责范围内的要立即答复或协调处理,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向支部书记或镇党委请示汇报。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保证受理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2014年来,记录在案的为村民办事2300余件,调处矛盾纠纷680余次。二是季度考核制。乡镇党委每季度对坐班履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由驻村干部、全村党员、村组干部、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对村干部坐班情况进行考核,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综合考核出每个村干部季度坐班情况,作为年终综合评定的主要依据。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没有正常坐班的村干部,每次扣减津补贴50元,累计3次以上的在村“五大头”会议上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干部“坐班”情况与干部工资挂钩,年终兑现。三是领导联包制。完善县领导“四联四包”、城乡结对共建、乡镇干部驻村的上下联动推进机制。县处级领导带头办点示范,联系50个城乡一体化示范村和贫困村,包49个创优或合格支部。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整合资源、加强统筹指导。乡镇党委落实党建工作职责,履行对“坐班”的管理指导主体责任,每年12月组织开展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把坐班情况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