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大暑。
正午阳光猛烈,明亮得晃眼。湖南日报记者到桃江县鲊埠回族乡政府,看到地面上铺满了一张张大芯板,差点以为走进了某一家木材加工厂。
“前几天山洪暴发,好几家厂的板材被水泡了,让他们放在这里晒一晒。”看出记者的疑惑,乡党委书记符赛龙解释道。
鲊埠回族乡是益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回族党员占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乡党委以特色党建促发展,形成回汉团结万业兴的良好局面。今年初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称号,7月又摘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当天下午,符赛龙要到车门塅村上党课。记者跟着他直奔车门塅村。
一路上,看到沿途稻田都有被水淹过的痕迹。“最近连续两次洪灾,尤其是7月18日凌晨的山洪,给乡里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有2万多亩农作物被淹,400余户房屋受损。”符赛龙告诉记者,“如何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带领老百姓搞好灾后重建,是乡里当前的工作重点,也是今天到车门塅村上党课的重点。”
微党课在村部会议室进行。村支两委成员和在家的党员都来了。讲课中,符赛龙回忆了赴京参加七一表彰大会的情形,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接着,符赛龙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进行了宣讲,谈了自己的几点感受,给大家进行了一番“思想的洗礼”。
“这次遭遇洪灾,我们的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出现在一线,得到了绝大部分群众的认可,接下来的工作中,怎样学习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请大家都来议一议。”最后,符赛龙给大家出了一个题。
“我在问自己当初为何举起右手宣誓入党?”党员李小强说,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几个字印象深刻。他认为,做一名合格党员,就是要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
“这次凌晨暴发山洪,村里党员干部迅速到位,分片负责,确保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车门塅村村支书“老马”马杏森的话语里透着一份“骄傲”:关键时刻,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18日凌晨突发山洪,村民卢定均家被洪水淹没,十几头猪崽被围困水中。小组长詹兴友发现险情后,一边电话向村支部汇报,一边喊来几个村民帮忙,大家跳进2米多深的水中,将卢家的猪崽一只一只地抱出来,转移到安全地带。“老马”透露,这个带头跳进水中的小组长并不是党员,但早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在积极向组织靠拢。
“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以前很多党员觉得只要‘守着自己的油盐坛子不起蛆’就可以了。”支部委员李志刚谈到,开展“两学一做”以来,村里建立了党员微信群,积极传播正能量,在党员中形成一股正气,党组织的向心力不断加强,许多像詹兴友这样的老百姓都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这次洪灾中,村里党员干部的干劲拼劲有目共睹,不过,仍然有个别群众有牢骚。”党员李德刚在发言中提出,身边有群众反映水库泄洪道太窄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不等不靠,一方面争取上面的项目资金,一方面要带领老百姓搞好抗灾自救。”
“灾后重建,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动民风。”
围绕这个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屋外骄阳似火,屋内热情高涨。村部会议室,既是微党课的课堂,也成了民生事务的“议事堂”。
“荣誉是压力也是动力。带领老百姓创造幸福生活,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请大家牢记总书记的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符赛龙用一句简短的话结束了这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