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赢民心——衡阳县开展党员“三亮三先”活动侧记

文章来源:  时间: 2016-12-15 16:30

124日,衡阳县岣嵝乡腊树村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紧张。“年初,我承诺带领大家修通水渠、安装路灯、帮助12户特困户脱贫3件事,到今天已全部兑现,请大家评议……”。县委委员、村党支部书记曾祥基带头向党员群众述诺。58名党员胸前佩戴的党徽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是该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三亮三先”活动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县3万余名党员向社会和群众公开承诺的12万余件事项已完成11.6万件。衡阳县委书记曾秀欣喜地说:“‘三亮三先’活动,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有抓手,做有目标,评有标准,真正晒出了党员本色,赢得了群众信任。”

“三亮三先”活动让党徽生辉

    该县通过深入调研,认为过去少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根源在于党员身份不明、评价标准不清、管理制度不硬,在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考核中“和稀泥”。为此,县委在全县党员队伍中大力开展“亮身份,我是党员我先进;亮承诺,服务群众我先行;亮本领,促进发展我先为”为主体内容的“三亮三先”主题实践活动,并建立了党员承诺、践诺、晒诺、述诺、评诺“五诺”制度。为了让党员亮出党员身份,强化党员意识,接受群众监督,县委在农村党员户全部挂上“共产党员户”门牌,所有党员佩戴党徽。为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县党员和党组织实行“五诺”制度,并严格执行。为让广大农村无职党员干有目标,做有岗位,各级基层党组织开设了技术信息服务、矛盾纠纷调解、民主监督、扶贫帮困等无职党员作用发挥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让无职党员根据各自特长认岗领岗。为提高党员致富能力和本领,县委组织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了集中培训,对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村党员进行了集中轮训,全县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6期,培训党员干部6800多人次。通过设岗定责和能力素质培训,让无职党员不但有了归属感,而且极大地激发了荣誉感和责任感。他们纷纷亮承诺、亮本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一枚枚党徽成为一颗颗星星,一个个党员成为一面面旗帜。长安乡湾牌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王济正,身患鼻咽癌多年,带领党员群众改变村里落后面貌,将社会各界给他治病的善款全部捐赠给贫困户和敬老院,在病榻上他也不忘佩戴党徽,坚持学习党章党规,并立下遗嘱,要村党支部和村里的党员一定要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一查五评”制度让党员有责

    为了增强党员的责任和服务意识,使“三亮三先”活动取得实效,让党员承诺一言九鼎,县委推行了“一查五评”制度。“一查”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照党员作出的承诺事项进行检查督查,结果记入党员为民办实事承诺台账; “五评”就是年终召开述诺评议大会,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点评、党组织讲评、民主测评的程序进行。“述诺评诺”会上,党员要说事,群众要质询。通过民主评议,评出优秀、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4个等次,对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票达到30%以上的要评为不合格党员,党组织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限期改正等处理。评议结果和处理意见要在村党务公开栏上公开公示。如今,党员人人感到肩上有责任,个个有压力。到目前为止,全县61个软弱涣散村通过整顿,全部得到转化。如集兵镇山峰村既是省级贫困村又是软弱涣散村,通过党员创办香菇、红心柚、弥猴桃、黑山羊、高山蔬菜等种养基地,全村人平年增收3600元,村里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易地扶贫搬迁26户。

“诺言兑现”效应让群众信任

“三亮三先”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党员通过兑现诺言,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赢得了民心,开创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引领了经济发展。今年县、乡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换届选举中,全县党员向党组织签订了“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并认真践诺,全县换届选举风清气正。全县党员创办领办联办各类经济实体3860多个,从业人员达18万余人,产值达5.4亿元。如岘山镇永禄村支部书记张少军年初提出“利用自己的甲鱼养殖技术,带领村民致富”的承诺后,创办了“长永生态甲鱼养殖协会”,入会社员达138户,养殖面积达1100亩,年创销售收入达1亿元,带动邻近3个乡镇6个村400多户群众致富,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活动还为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提供了平台。全县3万多名农村无职党员,有8000多人认领了“岗位”,立足岗位履诺践诺。石市镇太平村党员涂斐,自己在外经商,承诺后回乡创办了1000亩的金槐种植基地,预计3年后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全县11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3万余名党员的一个个承诺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呈现出了“党员说话算数,群众内心信服”的生动局面。

(罗 平)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