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梅子界——会同县青朗侗族苗族乡计生扶贫工作侧记

文章来源: 湖南日报  时间: 2017-05-11 07:55:49

杨华晓  李娟  朱跃军

  “谢书记,这杯是毛尖,是第一次采的茶叶;这杯是一叶一心,是第二次采的茶叶……”4月29日,会同县青朗侗族苗族乡安顺村计生贫困户杨华玉采制完春茶后,利用“五一”劳动节假期,请该乡党委书记谢建冬等乡政府领导和卫计办工作人员到他的梅子界有机茶场,共享丰收的喜悦。

  今年48岁的杨华玉是当地“名人”。他因家庭贫困,从15岁开始就一直在外闯荡,2010年成为乡计生工作帮扶对象。2013年,乡党委、政府和乡计生站(乡卫计办前身)帮助他创办茶场。目前,他种植茶叶570多亩,今年试采茶叶即初见效益。据他估计,茶场今年可产春茶15余公斤,按每公斤春茶8000元—1万元计算,加上采摘的夏茶、红茶、黑茶等其他茶叶,预计今年收益近30万元。

  界,在会同方言中,是高耸入云的大山的意思。杨华玉所在的梅子界海拔720多米,是青朗侗族苗族乡最高的大山,从山脚下沿修好不久的公路和机耕道驱车蜿蜒而上到达山顶,要近20分钟时间。为帮助杨华玉创办茶场,4年来,乡计生办人员已上来过9次,这次上山,是该乡领导和计生办人员最轻松的一次,也是最高兴的一次。

  “能喝到你这杯茶,还真是不容易呀!”对话中,谢建冬感慨道。他清楚地记得,2013年春节过后,他和乡计生站站长粟泽祥到杨华玉家里动员杨华玉种植茶叶,并走上梅子界,帮杨华玉察看场地,当时因公路不通交通不便,上山、下山花了3个多小时。

  一番交心引导,让杨华玉坚定了回家创业的信心。随后,乡计生办把杨华玉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帮助杨华玉流转和集约土地、申报产业帮扶和退耕还林项目、协调拉通电线和组级公路(含部分机耕道),帮助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及帮扶资金283万元。

  “要不是你们帮忙,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杨华玉回忆道。2015年底,杨华玉因资金紧张,运转困难,家人纷纷劝他转让股份或变卖茶场,他妻子也打起了“退堂鼓”,粟泽祥知道后,再次和农村商业银行支行行长紧急上山,通过筹措资金、做他和他妻子的思想工作,帮杨华玉渡过了难关。据杨华玉介绍,茶场目前已投资1150万元,安排当地村民临时就业50余人,长期就业13人。

  “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乡亲们致富,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现已成为县政协委员的杨华玉说,他还准备在创办茶场的基础上,将梅子界打造成观光旅游景区,在劳动用工方面尽量照顾贫困群众,有机会帮村里做些公益事业。

  据悉,该乡目前将56户独生子女户和122户两女结扎户纳入扶贫户,除帮助创业外,每年发放生育关怀和临时救助资金4万余元,使43户独生子女户和95户两女结扎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