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党建工作,在创新中迸发活力

文章来源:  时间: 2017-05-22 11:00

  5月19日晚,攸县春联街道办事处春塘龙村村部屋场聚满了党员和群众。该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华畅紧紧围绕“两学一做”,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浅出阐述了党员如何在实践中抓落实的问题。在讨论环节,党员、群众纷纷举手发言,谈看法、提建议,气氛热烈。

  党课一般在教室里进行,听党课的也仅限于党员。该街道办事处却将党课开进农家屋场,群众也能参加学习,一起互动,享受与党员一样的“待遇”。群众反映,如今干部上党课更“接地气”了。

  这是该县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中的一朵浪花。

  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多元的新常态下,如何激活一个个红色细胞,确保党的基层组织不弱化、党员意识不淡化?从而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创新抓实了就是凝聚力,抓好了就是生产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该县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立足这个思路,该县积极探索创新党建模式,积极打好“规范、创新”两张牌,破解束缚党建发展的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激活了“一池春水”。

  微平台,建起指尖上的“党建阵地”

  近日,攸县驻长沙流动党总支书记易乐荣利用微信群视频,组织在长沙经商务工的65名在册党员,开了一次很好的组织生活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与感受。

  该县每年有3300多名党员在外地务工、经商,带来流动党员难联系、难管理的难题。

  该县积极开掘“微”阵地,指导各级党组织建立微信群、QQ群等微平台,搭建起“指尖”上的党员之家,不仅让流动党员与组织零距离,也使党员有了学习交流的好平台,党组织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了指挥部作用。目前,该县已为流动党员建立党组织微信群、QQ群800多个,把流动群体聚集在党的旗帜下。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管理更加扁平化,怎样充分激发党组织活力?该县紧跟时代特点,让党的思想始终占领阵地,团结和谐的正气,始终占据基层的“主气场”。建立了“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利用其提升自身工作水平。

  在今年初的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中,该县县委组织部为了更真实了解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采取手机微信直播的方式,人们通过微信就能实时掌握暗访情况,进行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先进的被大家点赞,后进的受到大家指责,以暴露问题倒逼整改落实。

  同时,该县充分运用“互联网+”,将换届选举“四好目标”、“六阶段31环节”、“督查指导五必到、五必看、五必谈”“十个严禁”等融入到动漫情景当中,制作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一点通》的网页动画课程,并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推送出去,让换届工作从目的、意义、程序到纪律,以更接地气的形式出现在“朋友圈”。

  该县还精心收集党章知识、习近平用典、做合格党员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视频,制成“党章党规微动漫”、“系列讲话微宣讲”、“合格党员微解读”三个篇章100余集,利用县电视台、公共视频播放平台、微信、QQ、村村响等平台分期、分批循环播放,进一步热化“两学一做”学教氛围,让基层党建工作迈入指尖上的“微时代”。

    按照“宽敞舒适、安全可靠、设备齐全、课程丰富”的要求,该县在攸州大讲堂、攸州工业园、县中医院等5个交通便利、党员集中的单位,高标准建成红色讲堂示范点5家。在全县遴选优质师资20名,成立攸县“红色讲堂”讲师团,进驻红色讲堂正式开讲,确保了党员教育“红色讲堂”办出规格、办出特色、办出影响。

  创新,推助攸县党建工作提升了质量、上了新的档次。

  亮身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在攸县春联街道办事处,党员家门上方悬挂着的鲜红“共产党员户”标识牌,格外引人注目。

  “挂上这块牌子,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争当合格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办事处山背社区69岁的谢宗祥,是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这块牌子既是荣誉,更是一份光荣的责任。

  目前在攸县城乡,党员们都自觉亮出了党章、党徽、党员证、服务公示牌等标牌。

  党员“亮身份”,不仅是“亮”,更是“强责任、当表率”。  

  攸县人民医院党委以创建“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为主题,在院党支部做出承诺的基础上,全体党员也向社会做出了“五项承诺”,接受群众监督,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树起一面旗,带动一大批”的作用。

  春联、联星街道办事处组织部分党员当起义务调解员、治安巡逻员,经常深入社区开展义务调解,晚上帮助一些小区进行巡逻保安全。在这些党员心中,“有需要、有困难找党员”远非一种态度,更是重于行的庄严承诺。

 ……

  如何进一步淳化民风,建设一个和谐社会?

  该县认识到,农村、社区等基层阵地是党组织的主要阵地之一,党组织不去占领,歪风邪气就会去占领。该县结合“幸福屋场”建设,以改变党风带动民风的转变,出台“十佳党员标准”行为规范,即信念宗旨、权利义务、敬业奉献、遵纪守法、学习进步、表率示范、勤劳致富、科技文化、卫生节俭、文明和谐等10个标准,其中,既有对党员干部政治态度的要求,又有对日常工作、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具体规定,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明确了底线、划清了红线,要求党员时时处处带头规范自己的行为。   

  此外,该县还创设了“党员农田”“党员种植园”等一批新颖的党员阵地,真正使共产党员身份、党建红色元素在城乡集中亮起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该县通过规范党员言行,严于律己,提升了党员的“先锋指数”,带动了民风的根本好转。党员就得有党员的样儿,干部就得有干部的范儿。田间地头、阡陌小道,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是村民最可信赖的人,找得到、叫得应、靠得住……

  在攸县,这些变化,温暖而细微,于无声处赢得百姓“点赞”。

  百分制,“考”出党员“底色”

  4月下旬,攸县出台《基层党建工作“十问责、十重奖”实施方案》,划定从事党务工作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专职副书记等负责人抓党建工作责任,并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对违反“十问责”情形的进行问责,对符合“十重奖”情形的重奖。

  具体奖惩措施为:根据其年度扣分情况给予相应问责,计扣8至10分的被组织约谈,计扣11至20分的予以通报批评,计扣21至30分的责令公开检讨,计扣31至50分的予以诫勉谈话,计扣51至70分的予以组织调整,计扣70分以上的撤销党内职务。对得分高的单位,按分数高低,给予相应的党建专项经费奖励。每位党员的积分就像一把尺子,对党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业绩进行全方位衡量。

  这一来,该县对党员的考核评价工作从定性向定量、从静态考核向动态管理转变,促进党员创先进争优秀,激发了基层党员队伍活力,“考”出了党员的“底色”。

  如今在该县,党员们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一些群众反映:“以前,党员和群众各忙各的,现在党员争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些党员去县里办事,经常主动帮我们代办事情,可热情了。”

  同时,该县还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2000多名干部把办公室搬到工厂、田头,了解群众迫切期望解决的实际困难,在生产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上提供帮助,今年来,在“一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00多个。

    为确保“一线工作法”实施到位,该县按照“统一组织、分项分类、集中汇总、按季兑现、综合运用”的原则,采取百分制考核的办法,对完成到位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的进行追责。有一次,该县深入企业“一线”的干部得知益力盛电子等企业由于用工荒,导致企业运转受影响的问题后,当即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针对农村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该县推行镇、村(社区)干部代办制,公布镇、村干部的电话号码,群众需办理什么事情,干部帮忙代办。今年来,各乡镇(街道)共为群众代办各项事务2000多件。党建创新,创出了党员的好作风,融洽了干群关系。

  标准化,激活基层组织“内动力”

  3月13日,攸县联星街道会议室气氛紧张,来自该街道各村(社区)的89名考生,正认真参加由该街道组织部门举办的公开选聘15名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

  考试分为理论考试、技能测试和面试三部分。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通过公开报名、联合审查、能力测试等环节最终从87名报名考生中遴选出15名“三会三化”(会电脑、会财务、会文秘、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优秀考生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中。

  村级组织队伍结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班子战斗力不强及服务水平不高,一直是困扰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的难题。今年来,该县在各镇公开选聘村(社区)干部、工作人员,参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形式,公开选聘。如今,还有菜花坪、谭桥、丫江桥等大部分镇(街道)都推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更体现了用人的公平、公正性。

  攸县有基层党组织840个,如何建好这个堡垒?该县推行组织设置标准化建设,县委组织部规定,凡50名以上党员的村党支部,全部升格为党总支,并以党员的地域、职业等性质划分2至3个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党总支委员兼任,进一步凝聚了组织合力。

  该县今年拟投入2.5亿元,新改建172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统一建设标准,确保村级组织有办公室、会议室、文化室、便民服务站、计生服务站等,还有活动健身场所。并将各村(社区)党务、村务公开栏进行统一规范制作,淘汰公示用黑板、粉笔,为更好开展各项公示创造了条件。

  今年,该县还创新发展党员的考核和管理办法,新党员入党采取组织培训和理论测试,通过培训和测试内容,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同时也考察了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按照阵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该县聘请长沙方可设计公司对基层阵地建设进行统一设计,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总体达到“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活动开展有序”的目标。

  实现工作流程标准化,该县对照党章、党规及各类党建工作要求、流程,精心制定《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发展党员工作记事簿、乡镇(街道)党建工作清单、村(社区)党建工作清单。

  不少村干部表示:“如今,我们工作经费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能一心一意为乡亲们办实事、办好事了。”

  攸州工业园、联星街道等地党员阵地建设有场地、有设备、有形有效。其中,攸州工业园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建设工、青、妇等多家合一的党群之家,完善了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硬件设施及服务功能,联合其他企业的党组织、群团组织,统筹开展党建活动,实现了党建带动群团建设的目标;攸县二中通过加强协调,将党务与校务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形成了统筹配套、互相促进、协调运转的工作格局。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攸县的变化,来自党员干部;干部的变化,来自作风转变;作风的转变,来自于党建工作创新。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