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拔“穷根” ——桂东倾情就业扶贫侧记

文章来源: 《湖南日报》  时间: 2017-06-05 08:56:41

    李秉钧 陈应时 张前宝 郭兰胜

    在罗霄山下的国家级贫困县、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桂东,就业扶贫如一盏致富明灯,照亮了贫困群众的脱贫之路。

    近年来,该县本着“精准扶贫,就业先行”理念,积极探索就业扶贫“桂东模式”,精心打造“就业扶贫套餐”,帮扶贫困群众端上了一个又一个“铁饭碗”,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

      吹响“冲锋号”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如何打好“就业扶贫”这场攻坚战?

    桂东县成立了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出台就业促脱贫等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充分就业”。

    该县把就业扶贫工作列入综合绩效评估考核及脱贫攻坚专项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就业扶贫“一三三六一”工作思路,即落实“1户1人就业”和5个“千人计划”总体目标;完善信息、培训、就业服务“三个系统”;建设十个扶贫基地、十个扶贫车间、十个扶贫专班“三大工程”;规范基础信息统计、职业技能培训、县外推荐就业、县内企业就业、对口帮扶就业、公益安置就业六本台账;建立创业指导服务平台。

    该县建立了动态化管理贫困家庭劳动力实名制登记信息数据库,完善了贫困家庭劳动力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5类名单,为每个贫困村因户施策制定就业扶贫方案。

    特别是在推进5个“千人计划”中,桂东力争完成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组织推荐1000人以上到发达地区就业;鼓励引导1000人以上到县内企业培训就业;探索中国中铁劳务承包模式,带动1000名以上劳动力到中国中铁公司就业;提供1000个以上公益性岗位。

      磨好“金刚钻”

    该县大力开展“造血式”智力扶贫,整合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扶贫“雨露计划”等资源,陆续开展电商、家政、建筑等几十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本实现了平均每个贫困家庭有1人接受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去年以来,全县共组织招收94名农村贫困家庭“两后生”到郴州技师学院、郴州市综合职业中专免费接受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茶叶标准化开发与管理技术、中式烹调师等培训40余期,组织开展各类免费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累计2023人。

    同时,桂东大力实施企业“车间培训”计划,实施县内企业安排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补贴办法,即按每人每月600元标准给予补贴到人,补贴期限最长半年。截至目前,已有433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参加“车间培训”就业。

    为提高就业率,该县主动与用工企业对接,实行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目前,该县已与武汉金大力工程机械培训中心建立了长期培训协议,已输送182名劳动力免费参加挖掘机、叉车、电焊工等专业技能培训;组织17名贫困家庭子女赴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参加免费职业教育。

     奏响“大合唱”

    今年,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对口支援桂东县的第16个年头,该县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实践劳务协作扶贫举措,从去年起,开始实施中国中铁“双百工程”(即输送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人以上到中国中铁系统就业,举办100人次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与中铁合作建筑劳务企业签订了《劳务战略合作协议书》,被中国中铁公司授予“精准扶贫劳务输出基地”。截至目前,该县已直接输送188名劳动力到中铁公司下属各项目部务工就业。

    第一批选送到中铁项目部上班的贫困群众郭小飞进驻刚一个月,便领到了4000元工资,他第一时间把喜悦告诉了家人。

    此外,该县还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并以“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或加盟农村电商等形式,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提供免费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和跟踪服务,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

    该县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统筹开发了乡镇单位保洁、保安、护林等公益性扶贫岗位,大力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去年以来,共安排公益性岗位1239个,其中城乡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827个、森林管护412个。还通过“就业促扶贫”专场招聘会,搭建企业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桥梁”。今年已促进就业1200余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人千金,不如传人一技。桂东就业扶贫让一批又一批贫困群众捧上了“铁饭碗”!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